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雙英辯”將暴露民進黨的“鎖臺”本質

2010年04月06日 08:19:00  來源:
字號:    

  不管贊成或反對,大多數臺灣民眾都同意,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是臺灣當前最火紅的政治話題。從朝野確定馬英九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辯論,到2日兩岸ECFA第二回合協商結束,這個議題短期內似乎不會消退。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3日發表社評指出,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是馬英九的重要政見,也是緩和兩岸緊張情勢的重點。有鋻於大陸是臺灣第一大貿易夥伴及出超地區,兩岸間卻沒有一個常態性的經貿架構來規範及保障雙方的經貿往來,實屬異常。此外,臺灣是大陸外資的重要管道之一,若加上臺商利用第三國的轉投資,那金額將更加驚人。若説臺商是大陸現代化的重要推手之一,實不為過。

  更重要的是,大陸利用與國際貿易體系接軌之際,全面簽署雙邊及多邊經貿協定、推動大陸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經貿關係。隨著大陸政經實力的興起,各國或地區無不絞盡腦汁,爭相與大陸交好,企盼在蓬勃的大陸市場分一杯羹。連臺商也都希望臺當局能儘快與大陸簽署ECFA,好讓他們在當地的投資能獲得適當保障。

  然而,在陳水扁主政期間,緊張的兩岸關係不但傷害兩岸經貿的正常關係,連帶也影響外商投資臺灣的意願,導致島內經濟成長率在民進黨執政期間,是亞洲表現最糟糕的地區。反觀大陸,經濟成長持續挺進,不但成為世界工廠,更是最快從國際金融海嘯脫身的經濟體,更即將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如果説以出口為導向的臺灣應積極拓展全球市場,那與大陸的經貿關係正常化也應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而不應當作為島內政治鬥爭的標靶。馬當局就是基於此理念,在上任後就積極推動兩岸的ECFA協商,希望能儘快達成協定,以彌補過去流失的競爭利基。許多企業早已抱怨連連,認為官方的行動早就遠遠落後於韓國、日本、甚至是東盟各國了。

  社評説,既然馬英九已答應與蔡英文進行辯論,那我們也想請民進黨先回答下列兩個問題。

  首先,就是如果兩岸不需要規範經貿往來的ECFA協議,那請問民進黨有何解決之道?為何産業界贊同兩岸簽署ECFA的聲音此起彼落,卻仍不足以改變民進黨的頑抗心意呢?難道同是世界貿易組織會員國的大陸與臺灣,能夠避免WTO的各項規範嗎?更何況民進黨一味地反對ECFA,卻無法提出一個足以讓人信服的替代政策,只是在敏感的兩岸政治議題打轉,根本毫無建設性可言。一個只會爭吵政治、無心於真正大事的政黨,又何能説服一般民眾成為其反對ECFA的後盾呢?

  臺商選擇大陸作為投資地,除了語言、文化等等優勢外;更重要的,就是出於企業自身的發展考量,與臺灣過去要求廠商配合當局到一些“邦交國”作些樣版投資的情形完全不同。既然自詡為市場經濟,當局自然無法要求企業完全回避大陸市場。所以馬當局就是希望借由ECFA的簽訂,降低臺灣出口到大陸重要産品的關稅、增加投資保障並保護臺灣廠商的智慧財産權等,以提高臺灣的出口競爭力、創造島內就業機會。

  民進黨不但無法推動有益於經濟成長的政策來幫助臺商增加競爭力,反而阻撓ECFA的簽署,最後反而會逼使留在島內的産業出走。
 
  第二個問題,就是民進黨一再強調臺灣不需與大陸簽署ECFA也能與各國或地區洽商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試問,在陳水扁執政期間,臺灣完成多少的FTA的簽訂呢?連最有可能的新加坡都因民進黨堅持用“臺灣”、而不是臺灣在WTO所慣用的“中華臺北”而拒絕簽署,更不用説其他國家或地區是否願意冒著與北京交惡之險,與陳水扁當局洽商FTA了。

  社評指出,馬當局希望能以臺灣致力於和緩兩岸關係的努力來換取國際社會對臺灣參與國際活動的支援。這樣的作法已獲得贊同與正面回應。除了臺海兩岸的ECFA協商正大步邁前之際,各國也陸續表達希望能繼兩岸ECFA之後,與臺灣商談FTA的意願。民進黨認為一旦簽訂ECFA,大陸農産品及勞工都將淹沒臺灣,導致臺灣産業倒閉、勞工失業等等。這些建議都獲得馬當局的積極回應,不但再三重申不可能開放大陸農産品及勞工來臺,大陸國臺辦主任王毅更罕見地公開保證,絕對不會施壓臺灣開放市場,更不可能在ECFA協定中加入政治語言。

  社評表示,我們歡迎民進黨對於此方面的憂慮,也認為馬當局接納此建議,並切實要求對岸遵守承諾。這是負責任、有擔當的反對黨應有作為,值得社會大眾予以肯定。然而,我們想提醒民進黨的領導人,在此全球化的時代,既然無法獨善其身,為何不擁抱天下。打開心胸,迎接全世界。自認為是海島子民的民進黨,就更應該有此抱負,不受激進“獨派”的牽制,多與大陸交往互動,讓彼此了解。

  既然大陸以務實態度看待兩岸關係的進展,那為何民進黨不能抱著相同的信念多多去了解當前的兩岸與國際關係的交互影響,才得以做出正確的政治判斷。否則,一個只會一味討好偏激支援者的政黨,將不可能獲得大多數人民的認同與支援,更不用説重回執政權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