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社會文化罪”透露陳水扁犯罪事實

2009年09月15日 09:41:00  來源:
字號:    

  陳水扁在其所涉及的六大案一審宣判前夕,在庭外辯護答辯書中強調自己只觸犯“社會文化罪”,司法上全可説是毫無瑕疵。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對此指出,臺灣的法律當然沒有所謂的“社會文化罪”,不過陳水扁畢竟是律師出身,所以在解釋犯罪行為時總有他自己一套獨特的見解。

  “社會文化罪”顧名思義就是他承認自己犯罪,只是他所犯的罪在臺灣的社會文化中,非常普遍的現象,因為他運氣不好,成為殺雞儆猴的對象,甚至是藍綠政治鬥爭下的犧牲品。若要定罪,何止是他一個人的事,過去李登輝在執政期間也涉及拉法葉、鞏案、“國安”秘帳等許多案件,只不過未見司法單位深入偵辦。

  當然觸犯社會文化罪的想法不單是陳水扁個人而已,許多死忠挺扁者亦是抱持此種態度,否則他們就不會盲目地挺扁。前“總統府資政”辜寬敏日前為陳水扁被控貪污案一審遭判無期徒刑抱屈時,就表示陳水扁又不是殺了人,只是拿了八九億元而已,就被重判無期徒刑,實在太誇張。

  辜寬敏的想法與陳水扁幾乎是如出一轍,都認為在臺灣社會的特殊政治文化之下拿一點錢實在不算什麼,怎麼會判如此的重刑。八九億台幣是普通老百姓一輩子都賺不到的薪水,在辜寬敏的心目中不過是區區的“而已”,這種説法怎麼對得兢兢業業工作、老老實實繳稅的普羅大眾呢?

  難道就因為陳水扁擔任過臺灣的最高領導人,在面對法律制裁時就應該有特殊待遇嗎?如果陳水扁因為曾任領導人,A了八九億而輕判,一般公務員是否也要比照辦理。若是沒有比照辦理,那就代表臺灣的社會缺乏司法正義,“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只不過是一句口號而已。

  臺北律師公會秘書長高涌誠針對扁案宣判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看到扁案合議庭對於量刑的敘述,把一個擔任8年領導人的人説成十惡不赦,説“一人貪戾、一國作亂”;痛恨一個人,量刑時竟痛恨到這種程度,未將對社會貢獻之處也放進判決,缺乏對於人性的關懷。高涌誠無疑點出臺灣另外一種形式的社會文化現象。

  社評指出,高涌誠的説法,意味著臺灣的司法要達到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目標尚遠,否則就不會説出對於前領導人應有更多的人性關懷。前領導人需要,難道一般老百姓就不需要了嗎?減刑與緩刑往往是看嫌犯的認罪態度是否良好,跟過去對臺灣是否有貢獻無關。考慮對臺灣貢獻而減刑是政治決定,不是司法審判。

  上述人士包括陳水扁本人,都想要用魚目混珠的方式,來説明扁案不該被如此重判,無形當中卻也間接證實陳水扁犯罪的事實。因為若是從頭到尾都堅持無罪,就不用解釋那麼一大堆,更無需創造“社會文化罪”這種新名詞來設法為自己脫罪。就像開車族在超速被罰時,都會辯稱別人也都在超速,為何獨獨罰他一人。別人也超速,並無法合理化自己超速的事實。陳水扁在訴訟的過程中拼命將機要費與特別費挂勾,就是希望能夠借此脫罪。不過,審判結果説明此種訴訟技巧不但無效,反而因為認罪態度不佳而被判重刑。

  社評最後説,陳水扁自從政以來,就想要利用其聰明才智來改變對他不利的局面。不過,提出“社會文化罪“的説法無異間接承認他犯罪的事實。就像他在得知海外賬戶被發現時,第一反應就表明該款項係作“秘密外交”之用,無異透露他事前知悉有海外賬戶。可見耍小聰明,終究會有踢到鐵板的時候。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