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案一審宣判為藍綠兩黨扭轉危機?

時間:2009-09-15 08:57   來源:台灣網

  陳水扁一審被判無期徒刑,島內外媒體都以大篇幅報道,吊詭的是,國民黨與民進黨都認為本案對其年底縣市長選舉有利,未來究竟會如何發展?當然值得密切觀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4日社評指出,今年的縣市長選舉原本被視為2012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及馬英九的期中考,但由於臺中縣市、臺南縣市及高雄縣市合併及臺北縣單獨升格成“院轄市”,其重要性大減;儘管如此,其他縣市的選舉仍對朝野勢力的消長有極大的影響,自然不可小覷。

  在今年9月之前,選情顯然對國民黨不利,一則是先前提名作業造成不少縣市分裂;再者,八八水災“內閣”救災不夠快,導致民怨沸騰,影響所及,非但馬英九與“內閣”的滿意度雙雙重挫,各地選情也紛紛告急,除了原先就列為一級戰區的雲林、嘉義、屏東之外,上次選舉才收復的宜蘭與南投也可能重新淪陷,甚至連一向是藍營鐵票區的花蓮、臺東及新竹縣也都有危機;相對的在民進黨方面,雖然一年來表現乏善可陳,卻因為民眾對馬當局施政不滿而坐享漁利,特別是八八水災之後,原本預估苦戰的雲林、嘉義和屏東,據説都已轉危為安,民進黨中央甚至揚言,有“坐三望四搶五”的可能。

  如今陳水扁案宣判,國民黨認為年底縣市長選舉正由谷底翻身,“最壞的狀況已經過去”,再加上扁案一審重判,對選情確有回穩作用;民進黨中央則強調,經過起訴及一審宣判,扁案的影響及傷害都已告一階段,對民進黨應是“利空出盡”。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矛盾的現象?顯然值得探究。社論説,一來陳水扁案已經喧騰多時,對民進黨的傷害早已造成,一審宣判雖然説不上能讓民進黨解脫,但也不會造成進一步的傷害;至於在國民黨方面,近來信任指數和支援度下降,主要是當局政績不彰和救災效率欠佳所致,跟陳水扁案的處理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內閣”既已在不久前改組,相當程度已達到止血的作用,扁案的宣判自然無關宏旨。

  其次,陳水扁重判,對於綠營選民確有刺激的作用,未來民進黨大可打悲情牌訴求,掩飾陳水扁的貪腐;而在國民黨方面,陳水扁夫婦判處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生,並課以8億元的罰金,雖然尚未定讞,至少可以滿足許多藍營選民嚴懲陳水扁的願望,所以扁案宣判,對於選情當然也是有利。

  儘管如此,國民黨是不是真的“最壞已經過去”?民進黨是不是真的“利空已經出盡”?恐怕都未必盡然。就國民黨來説,陳水扁如果未來繼續羈押,勢將有助於綠營的同仇敵愾,如何防止綠營操作,將其轉化為催票武器,固然十分重要,而如何加強內部整合,擺平初選恩怨,使目前互不相讓的黨內同志能夠共棄前嫌,攜手合作,才是勝選的關鍵;更重要的,還是要拿出政績。吳敦義“組閣”後,如果在災後重建、新流感因應、振興經濟及減少失業率等方面表現卓著,選情當然樂觀;相反的,如果在年底之前還做不到,選情就會難看。

  民進黨方面,如果不能和陳水扁徹底切割,並重建清廉勤政的形象,反而一味任由深綠民眾盲動,那麼就算能夠鞏固基本教義派的鐵票,也會失去中間選民的支援,其結果可想而知,所以歸根究底,兩黨都要好自為之,危機是否真的過去,一切都操之在己。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