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應調整大陸政策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2009年08月11日 14:07:00  來源:
字號: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文章説,民進黨在內外壓力下,迫不得已要搞“大陸政策”大討論,調整“大陸政策”。如果順應民意、潮流,從正面大幅調整“大陸政策”,將使民進黨發展有希望、有前途;如果違背民意,逆潮流而動,迎合“臺獨”“基本教義派”的需求,民進黨就會泡沫化,甚至走向死衚同。

  文章摘錄如下,

  8月2日,民進黨高層舉行“對話與共識會議”,國際事務部主任肖美琴就民進黨的“大陸政策”進行專題報告。蔡英文當著前主席許信良、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及多位中常委的面承諾,將展開“深刻、大規模的大陸政策討論”,並針對過去“執政”8年遭遇的兩岸問題,鼓勵黨內公開交換意見。這次蔡英文罕見的坦承“不該回避大陸政策”。

  原來民進黨宣稱“大陸政策不是問題”,但在經歷前“立委”許榮淑,前“農委會主委”范振宗登陸參加“國共論壇”爭議後,蔡英文罕見坦承“大家都認為這是問題,我們不該回避”,要調整“大陸政策”。

  遭遇黨內挑戰

  今年以來,民進黨的“大陸政策”持續遭遇黨內挑戰。年初,前“副總統”呂秀蓮釋出有意登陸的資訊,綠營即出現“大陸政策”是否應與時俱進的爭議。高雄市長陳菊登陸後,民進黨中央拋出“審查報備制”作為問題答案,並強調“大陸政策不是問題”。前“農委會主委”范振宗和前“立委”許榮淑登陸參加“國共論壇”後,雖然被民進黨作出決定給予開除黨籍處分,但黨內引發爭議,不少人都主張民進黨應該對“大陸政策”路線定位,要解決高層如何面對大陸邀請登陸的問題。

  民進黨必須明白,要面對大陸,就要討論目前的“大陸政策”出了什麼問題。民進黨靠正視與大陸的關係,就是一個好的開始。正視才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裏,才知道民進黨將來的發展如何定位,進而才能深入思考,民進黨的政策為什麼得不到臺灣民眾的認同。

  在兩岸問題上,蔡英文以前是採取回避的態度,但回避不能解決問題。“民進黨在兩岸問題上不僅停滯太久,而且在不斷倒退”。連登陸參加一個會議的黨員都要被開除黨籍,如何説服社會大眾?

  今天的民進黨給民眾的印像是沒有理想,更沒有改革的動力,只有派系內鬥。當然不能指望民進黨討論一次“大陸政策”,就能發生什麼根本性的轉變,就能甩開黨內極端勢力的羈絆。但正視總比回避好,討論比不討論好。

  看來民進黨蔡英文受到觸動,所以被迫同意要進行“大陸政策”大討論。正如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所説,“民進黨願意回頭面對現實,就是一種進步,永遠不會太晚”。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