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中部崛起戰略助推臺商"北移西進"

2009年07月13日 12:4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中共中央臺辦主任王毅在閉幕式上致辭。(台灣網 鐘寶華 攝)

  隨著大陸“中部崛起”戰略的成效顯現和中部地區投資環境的逐步完善,臺商“北移西進”步伐明顯加快。參加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專家認為,中部地區將成為臺商在大陸新一輪投資的熱點地區,投資步伐也會逐年加快。

  作為第一批投資大陸的臺商,“臺企聯”會長張漢文説,從2007年左右開始,隨著沿海地區市場相對飽和,資源和勞動力成本逐步增加,特別是中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帶來大量內需增長之後,臺資開始逐漸向中部六省轉移。

  與會代表認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使以加工出口為主的沿海臺企遭受重創,許多臺商不得不重新思考在大陸的佈局與選擇。對臺商而言,隨著兩岸“三通”的基本實現,過去臺商投資向中西部轉移的交通限制已被解除,成本大大降低。

  臺商“北移西進”使得中部地區的引資熱度不斷升溫。論壇組委會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以來,中部六省對臺招商引資在金融危機中逆勢增長,1至5月份累計新批臺資項目86個,實際到位臺資4.16億美元,同比增長近10%。

  臺灣醒吾技術學院講座教授周添城説,大陸“中部崛起”戰略令中部六省成為大陸經濟成長的新動能,面對這種新形勢,臺商在“北移西進”時,與中部地區開展經貿合作要按照全新的思維模式去發展。

  周添城説,一直以來臺商投資大陸有三種傾向:偏出口、偏製造和偏獨資,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下已經暴露出嚴重的弱點。臺資企業應當與大陸企業在行銷、研發和生産方面進行合作,使得兩岸企業出現業務合作,策略聯盟,交叉持股、入股與合資等新的合作形態,攜手邁向國際市場。

  周添城認為,臺灣企業在“北移西進”時,應該密切關注中部地區産業的結構升級,投資方向應由偏重製造業轉向製造業和服務業並重,由偏重出口轉向出口、內需市場並重,由偏重獨資轉向獨資、合資並重。可以利用高科技産業方面的優勢,在大陸基礎設施建設上拓展新的投資與合作領域。

  中部湘、鄂、贛、豫、皖、晉六省的地方政府也敏銳地觀察到了上述新動向,在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舉行的座談會上,各省都派出了政府負責人與會並與臺灣商界人士交流溝通。

  湖南省省長周強認為,中部地區和臺灣比較優勢各異,可以從四個方向開展合作。一是可圍繞擴內需保增長開展合作,以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為載體,創新投資方式,積極探索産權、股權出讓,企業租賃、BOT和金融債券等方式與臺灣投資者合作。二是可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加強合作,促進中部地區與臺灣合作開發現代農業技術。三是可圍繞推進産業轉移加強合作,鼓勵臺商參與中部地區的國有企業、傳統産業和老工業基地改造。四是可圍繞發展現代服務業開展合作,重點開展多種形式的金融合作與創新。

  周強還建議,中部地區可以依託各類産業園區、高新技術産業基地,大力承接臺灣優勢産業轉移,以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試驗區和武漢城市圈為平臺,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引進一批重大産業項目。

  “北移西進”使得湖南長沙臺商協會會長鄭聰俊旗下的數家企業嘗到了擴大市場份額和産業升級的“甜頭”。他對記者説,越來越緊密的經貿文化交流讓兩岸加深了相互了解,中部崛起戰略的重大機遇,將促使兩岸企業攜手走向國際市場,共同抵禦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