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救扁與救黨南轅北轍 蔡英文走上一條不歸路

2009年06月23日 09:27:00  來源:
字號:    

  臺灣《聯合報》今日的社論説,回顧一年前蔡英文出任民進黨主席時的情景,無論是她的自我期許或是社會對她的期望,都在希望她能救民進黨。如今,一年過後,非但救黨未成,蔡英文且將在本週發動“救扁運動”。這種手法也許可以宣泄深綠群眾的挺扁情緒,卻也不啻是同時向主流社會宣告:蔡英文與民進黨已經不可能從“挺扁救扁”的內鬥泥淖中自拔。 

 

  社論摘錄如下:

  
  蔡英文發動“救扁運動”的手法是:不談陳水扁一家的貪腐行為,而稱只是聲援陳水扁的“司法人權”;這猶如丟掉杯子,卻仍想盛住那一杯水。“司法”審判的實質正義與程式正義,本即互為表裏、互為體用;何況,陳水扁之未能開釋,主因之一正是他自己無所不用其極地拖延阻滯審判進行,使羈押原因難以消失;而昨日陳幸妤、陳致中、趙建銘等人皆當庭承認“長輩指示作偽證”,再度顯示扁案無所不在的串證可能(另如李界木翻供);如此這般,法院自有裁量,蔡英文及民進黨難道想用簽名運動來開釋陳水扁?

  
  民進黨雖假借“司法人權”的名義號召簽名,但臺灣民眾誰不知其實是為“阿扁無罪”的深綠訴求在張目?何況,今天可以聯署開釋陳水扁,明天亦可在宣判前聯署陳水扁無罪,後天則更可在審判後聯署特赦陳水扁。蔡英文若推動聯署開釋陳水扁,主要的效應將是:就此把她自己與民進黨,綁在“救扁戰車”上不得脫身,沒完沒了、騎虎難下。

  
  縣市長選舉在即,而避免將地方選舉捲入島內議題向來是民進黨的戰略樞軸;以今年的內外情勢觀,尤當如此。但是,民進黨卻因陳菊登陸掀起大陸政策的議題,又發動“ECFA公投”聯署,如今再引爆開釋陳水扁的簽名運動,這一波又一波的風潮,不啻皆在提醒主流社會:民進黨對島內認同與兩岸政策根本未作交代,如今更已深陷“挺扁救扁”的泥淖不能自拔。民進黨救不了它自己,難道還奢望主流社會救它?

  
  一年前,蔡英文告訴陳水扁,“要專心、認真面對司法”;幾個月前,蔡英文操作臺北縣長改選,放出蘇貞昌出馬的空氣;兩個月前,蔡英文堅持反對提名陳唐山競選臺南縣長,表達“去扁”的心志;一個月前,蔡英文與陳菊合演登陸大戲,試探內外氣候。但是,如今一切皆已豬羊變色:陳菊登陸連“注意事項”也提不出來,陳唐山出馬則陳水扁已宣佈臺南縣為“震央”,蘇貞昌更巴望臺北縣改制延選而正熱中于“扁蘇聯盟”,接著,蔡英文又將在本週宣佈“救扁運動”。

  
  從上文所描繪的政治動線來看,蔡英文很明顯地是從“救黨”變成了“救扁”。聯署救扁運動一旦展開,猶如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不論聯署人數多少,亦不論陳水扁是否開釋,“救扁/挺扁”的議題勢將升溫,而蔡英文及民進黨若操控失度,極可能引火燒身。聯署的人愈多,蔡英文及民進黨未來就愈難擺脫陳水扁的糾纏;相對而言,臺灣主流社會對蔡及民進黨的疑懼也就愈深。至於陳水扁若不論以什麼因素而開釋,這次簽名運動就成了民進黨為他鋪設的崇隆備至的政治復辟紅地毯,且民進黨將面對陳水扁的“趴趴走”;而扁若不能開釋,則綠營內部挺扁勢力經此次簽名運動的正當化及道德化,得寸進尺,亦恐將使蔡及民進黨未來難以消受。尤其,倘若“挺扁/救扁”因簽名運動與年底縣市選舉連成一氣,主流社會將如何解讀這種匪夷所思的政治異象?

   
  “臺獨”沒有活路,蔡英文卻不敢對深綠群眾丟掉“臺獨”餅乾;挺扁沒有活路,蔡英文也不敢對深綠群眾丟掉挺扁的奶嘴。蔡英文此時或許仍然覺得,她是為了“救黨”而“救扁”;但是,簽名向司法施壓未必能救扁,救扁更必定與“救黨”背道而馳。

  
  “救扁”與“救黨”南轅北轍。救扁就不能救黨,救黨就不能救扁。蔡英文,你怎麼會走上這條置民進黨于死地的路?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