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專家:兩岸關係發展不能“心急”

2009年06月19日 09:5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自馬英九決定參選國民黨主席,有關胡馬會話題以及兩岸未來走向一直成為傳媒談論焦點。時事專家認為,馬英九上任一年來,民進黨主導臺灣政局和阻礙兩岸關係發展的力量正在弱化,但兩岸關係發展只能是“循序漸進”,心急吃不了熱包子,“欲速則不達”。馬英九未來兩年的精力,相信將放在國民黨內部整合的問題上,為2012年“大選”做準備。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教授王家英在接受中通社記者訪問時表示,臺灣經濟如果持續好轉,馬英九面對各種壓力將會繼續減輕,這對國民黨贏得年底的縣市長選舉有利,也有助他爭取連任下屆領導人。在兩岸關係發展方面,過去一年已經取得了不少成果,包括三次“江陳會”,達成九項協議。兩岸關係發展,特別是經貿方面的合作,今後將會繼續得到落實。但是兩岸關係要取得更大的突破,仍需要一段過程。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周志懷認為,馬英九過去一年在兩岸關係上,突顯四個弱化:除了兩岸進一步分離的傾向弱化之外,還有民進黨主導臺灣政局和兩岸關係發展的力量弱化;外部因素(包括美國)對兩岸關係影響的弱化;臺灣內部批評或質疑馬英九的聲音也弱化。馬英九未來的最重要矛盾是處理國民黨內部整合的問題。 

  對於各界關注的“胡馬會”,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徐博東教授分析説,如果胡馬相會,必定是涉及到兩岸的重大政治議題。而兩岸重大政治議題的協商談判一旦提上議事日程,便立即要面對以下三方面的挑戰:一、兩岸是否已經累積起足夠的互信?雙方是否已經作好了談判的充分準備?二、臺灣主流民意能否接受談判結果?三、美、日兩國的態度如何?試想,在當前臺灣的政治生態下,兩岸簽署ECFA尚且如此困難,不難預料,至少在馬英九的第一任期內,兩岸敏感政治議題的協商談判,很難提上議事日程。

  時事專家認為,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後,國民黨黨務力量將會向馬歸邊,有利馬團隊施政,但也對該團隊施政提出更高要求。同時,國共平臺將繼續平穩發展。今年五月底的國共兩黨黨魁的“胡吳會”,似乎已經敲定了繼續前進的步伐;加之胡錦濤的“更上一層樓”的期許,相信兩岸關係今後發展,不可能逆轉。

  儘管兩岸關係發展仍受到島內政治因素的影響,但是美國洛杉磯西方文理學院政治係副教授季淳指出,未來馬英九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的見面可能比大家預料中的要快到來。專家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臺灣的經濟、民生問題已經離不開大陸。兩岸關係必然要向前發展。(林川)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