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兩岸可合作帶給世人禮物 臺灣需大氣看待自己

2009年04月20日 14:23:00  來源: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發表透視集文章説,博鰲論壇裏的一項重頭戲“錢溫會”中,溫家寶與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錢復商談了兩岸攜手合作的相關做法。溫家寶並提出了五項對臺措施,希望加強兩岸之間的經貿交流。在這次的博鰲論壇中,大陸並宣佈成立“中國東盟基金”,規模是一百億美元,以支援區域的基礎建設。在金融風暴的肆虐之下,需求持續不振,全球或者亞洲整體的經濟情勢還陷在泥淖中,一些規模比較小或者依靠出口的國家和地區恐怕暫時沒有能力做投資。

  文章認為,不景氣是投資的好時機,特別是在基礎建設部分,經濟越是不景氣,就越該進行,因為這是為未來經濟好轉的準備,但如今的情勢,很多國家和地區恐怕確實力有未逮;大陸東基金在這方面提供協助,一方面是大陸展現其為“崛起中的大國”的善意與實力,另一方面,也確實是一些想要突破困局的國家和地區的機會。

  兩岸特殊的歷史情結使得許多事情的進行有便利之處卻也有困難;接受大陸的善意或者援助是不少臺灣人還需要加強心理建設的事,但是無論如何,大陸已經是一個有能力向周邊區域展現關懷與實際幫助的地區,臺灣拒之於外?看看大陸的“家電下鄉”如何讓竹科與南科放“無薪假”的工程師回來日夜趕工,就可知道大陸市場對臺灣的重要;股價原本有氣無力的面板、電子股,紛紛活蹦亂跳起來,豈不是大家所樂見的嗎。

  不可諱言,臺灣産業需要與大陸做良好的搭配與合作,這樣不但幫助臺灣企業,兩岸所形成的有效分工與産業綜效(synergy),更可以給區域經濟帶來新的契機,這是兩岸華人可以共同合作帶給世人的禮物。臺灣需要更大氣地看待自己在區域經濟乃至於文化、社會等層面所能夠扮演的角色以及能發揮的影響力,不需要有一種受迫害情結。接受大陸的好意、站穩腳步,在區域發展中盡一份力量,是一種更美好的回饋。

更多精彩評論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