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捐棄前嫌 和解無論何時何地都是硬道理

2009年04月20日 10:12:00  來源:
字號:    

  香港中評社今天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2009年在世界歷史上會是很特殊的一年,2008年由美國華爾街引爆的金融海嘯,在以中國為首的全球主要國家齊力救援下終於慢慢邁向復蘇之路;兩岸關係也從定期的“陳江會”、國共平臺、高層會晤漸次升溫。這波“大和解潮”誠如溫家寶在博鰲論壇提到的“捐棄前嫌”,證明了不論何時、何地、何事,和解才是硬道理!

  文章説,2008年這場金融海嘯,若不是“和解牌”奏效,可以想像風暴起源的美國將成眾矢之的,遭波及的中國、日本、加拿大、歐盟國家會先鎖定美國窮追猛打,再來交相指責,各自在國內架起保護主義高墻,不買別人的産品。一旦如此,G20高峰會不見得開得成,即使召開也不會獲致重大成果,如此一來,上游的美國遲遲無法復蘇,中游、下游跟著受害,對立的結果就是大家一起繼續沉淪,經濟更蕭條、失業率更高。

  固然也有人質疑,是因為金融海嘯的始作俑者是美國,才沒人敢去聲討、追究美國政府長期疏于金融管理,任由華爾街“肥貓”惡整亂搞闖下的大禍。在國際社會的現實面,這樣的論述不能説錯,然而災難都已經發生了,為了翻舊帳去破壞解決問題的氣氛又有何意義?G20的成員國都選擇了繼續與美國合作,出錢出力,各自回家振興經濟,點燃復蘇的火苗,魚幫水,水幫魚。

  在國際社會的大框架裏,歷經金融海嘯苦楚的各國領導人都深刻體會到“和解才是硬道理”,伸手展臂才能擁抱全世界,兩岸之間就更沒有理由不攜手合作拼經濟。臺灣只有2300萬人,無法靠內需市場維持合宜的經濟成長率,大陸這麼大的市場只要分杯羹給臺灣吃,就勝得過臺灣人死拼活拼。最近這段時間,相信綠營人士自己也很清楚,臺灣這一波的景氣回春,電子業是靠大陸家電下鄉的急單效應,臺灣內部市場很重要的一塊是大陸觀光客所帶動的,只是他們不願承認罷了。

  民進黨執政那8年的兩岸政策,非但不是“以和解替代對抗”,根本就是“以對抗替代和解”,尤其在陳水扁收錢越來越嚴重的後期,簡直到了逢兩岸開放政策必反的程度,最後結果就是輸掉了政權,整個民進黨也一起賠進去。擁有美國康乃爾大學法律碩士學位的民進黨前“立委”王雪峰最近被發現在街頭拾荒,連帶臺灣媒體也注意到許多前綠官、前綠委失業賦閒在家的窘境,由此可見綠營這次輸得有多麼徹底。
 
  民進黨的正式黨名為“民主進步黨”,回頭去看綠營的所作所為,非但不進步,反而大開時代倒車,若干思維比當年美蘇冷戰時期還落後,甚至回到希特勒的時代。像是反對簽署ECFA、反陸資入臺,以及動員“思想警察”、“現代文字獄”的作風,動不動就指責支援改善兩岸關係的人是“不愛臺灣”、“賣臺”,發動群眾、媒體去圍剿不認同他們的人。

  以臺灣南部某個挺扁最力的“獨派”社團為例,其負責人日前出席一項挺扁記者會時竟大言不慚地説,他們開記者會從不邀請“統派媒體”,“統媒”記者來也不給採訪,因為他們報道的都不是事實。此人接著念出一串“統媒”的名單,結果除了一家報紙、二家電視臺之外的媒體,全臺主要媒體幾乎都被這個組織列為拒絕往來戶的“統媒”,這種接近“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瘋狂行徑,已非普通程度。

  在臺灣主流社會的“大和解潮”之中,民進黨繼續走對抗路線,很明顯自外于全球化、世界潮流。綠營過去8年花了不少錢在美國、日本做公關,爭取支援;從臺美“雙馬上任”後,華盛頓、東京都看得很清楚,穩定的臺海關係才可能帶來亞洲和平、繁榮,也才符合美國利益。可以想像,沒有公幣可以亂撒的民進黨最近的對美工作一定很吃癟,而要怪只能去怪陳水扁,怪不了別人。

  溫家寶4月18日在博鰲論壇會見錢復時提出16字箴言,“面向未來,捐棄前嫌,密切合作,攜手並進”,有點與馬英九在博鰲會前的16字箴言“同舟共濟,相互扶持,深化合作,開創未來”相呼應意味;但我們覺得溫家寶提到的“捐棄前嫌”四個字講得更好,兩岸過去的恩恩怨怨早該一筆勾銷,沒有什麼是不能化解的。

  文章最後説,最近這波“和解潮”,不止在國際、兩岸,連臺灣內部都感染到了。李登輝和宋楚瑜似乎也握手言和了。臺北政壇還盛傳,李后來對友人説,宋楚瑜是過去國民黨內中生代裏最有能力的人,這樣的發展多麼不容易,也多麼讓人喜悅。

更多精彩評論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