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阿扁們”不走 民進黨如何奢談“保臺”

2009年02月10日 10:41:00  來源:
字號:    

  民進黨日前召開臨時中常會談論政黨定位等問題,好不容易達成將採議會、街頭並進模式的共識,以強化制衡力量,避免黨內再爆路線爭議。不過,這樣的共識卻因為前民進黨文宣部主任、現任臺灣政大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陳芳明的一番話,而顯得有點不切實際。陳芳明表示,在民進黨內部議會、街頭模式永遠是並存的,但是他認為,討論黨的未來要怎麼走比討論路線問題更重要。他也指出蔡英文被一群“阿扁們”挾持,“阿扁們”不離開民進黨,不能喚醒民進黨黨魂,所以他認為民進黨未來發展的關鍵在於如何使“阿扁們”邊緣化及培養人才。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文章對此指出:但是要使“阿扁們”邊緣化談何容易呢?

  文章説。當陳水扁弊案爆發時,原本部分民進黨內菁英想要切割,可是陳幸妤在街頭髮飆一聲稱“民進黨誰選舉沒有拿我爸的錢”,就讓想要與扁切割的人不再談切割的事。沒有拿錢選舉的蔡英文,原本有機會建造沒有陳水扁的民進黨。惜因政治魄力不足,將陳水扁定位為民進黨歷史的一部分,規避切割問題,最終造成本身被一群“阿扁們”挾持的局面。
  
  蔡英文在民進黨臨時中常會指出,要將2009年定位為社會運動年,目的是要結合民間力量,發展出“保臺運動”,即“以臺灣優先出發,擴大主權論述與政策,防止對中國過度依賴”。民進黨中常委徐佳青對此作出解釋,指出“保臺運動”就是從經濟、文化中尋找臺灣特點,突破傳統思維加以行銷,以制衡臺當局“主權”流失。

  文章指出,民進黨要發展“保臺運動”馬上就會面臨兩大挑戰。第一個挑戰是該黨要如何再激起民眾參與運動的熱情。過去社會運動支援者與民進黨結合,是寄望民進黨執政後能夠多注意弱勢團體的權益。可是民進黨執政後不但未多關照弱勢團體的利益,反而借執政之便,濫用職權中飽私囊。金控業者為了搶奪合併的大餅,不管是以何種名義將大量金錢捐輸給扁家,看在社會運動者的眼中,還會有熱情參與民進黨發起的社會運動嗎?更何況最近幾年社運支援者早已自行發展出推展運動的特色,沒有必要一定要與民進黨結合。如今民進黨又要推社會運動,能夠激起多少火花,實在令人大感懷疑。

  第二個要面臨的挑戰是如何“保臺”的問題。要“保臺”的前提是臺灣已經快要不保了,所以才要“保臺”。可是當世界主要國家對於臺灣現行的大陸政策都抱持肯定的態度,臺灣應該感到更安全才對,為何偏偏民進黨覺得臺灣已經朝不保夕了呢?當全球金融海嘯發生,世界主要國家都尋求大陸的協助來解決本身的經濟問題時,為何偏偏民進黨擔心臺灣對大陸過度依賴呢?

  臺灣如果不跟著世界走,試問臺灣要如何在全球市場上佔有一定的位置呢?就是,連美國奧巴馬政府為振興經濟所預定發行的政府債券,都特別要求中國大陸要認購,曾説過就是要抱美國人的大腿的民進黨人,有什麼理由不跟著大腿走而擔心過度依賴大陸呢?全球市場本來就是互賴的情況,任一個國家或地區除非鎖國,否則一定會與其他國家有密切的經貿往來,實在沒有杞人憂天的理由。

  文章指出,民進黨要推動“保臺運動”,可是不論“保臺”或是運動,在目前的臺灣都缺乏應有的動能,再加上民進黨還被許多“阿扁們”綁架,如何能奢談“保臺”呢?其實“保臺”的根本在經濟,民進黨不如多花時間探討如何振興經濟與搶救失業,才能為下次勝選創造機會。
  

 

歡迎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