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自己喊爽 不如先感動臺灣人民

2009年02月09日 08:45:00  來源:
字號:    

  臺灣《聯合晚報》2月7日發表文章説,民進黨的路線之爭,以及檢討定位、討論組織再造,或許是一項重要、嚴肅的課題,攸關民主政治中,反對者如何扮演監督者的角色;但臺灣民眾更關心的是個人生活和臺灣未來發展,民進黨與其研議自身發展問題,倒不如思考臺灣走向,提出願景、行動綱領,才能真正撼動人心、感動人民。

  文章説,民進黨要重返群眾運動,或在“國會”理性辯論,甚至是自家人口中的“在議會穿草鞋抗爭”,説真的,這些不是人民所關心的課題。民眾所在意的是,當前金融海嘯下,能否保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填飽自己的肚子,民進黨要如何監督國民黨當局,不是眼前最迫切的危機。

  臺灣人民在乎的是,民進黨能否讓當局制定符合民眾需求的政策,只可惜,執政資源和“國會”掌握在國民黨手中,民進黨提出的各項訴求都會被吸納成為政府政策,很難凸顯出民進黨的地位和價值。民進黨要重新取得選民的信賴,必須要讓社會大眾清楚知道,要將臺灣帶向何方?臺灣在民進黨帶領下,將邁向哪個境界?人民生活是否會比現在來得更好、更美?

  唯有先解決這些問題,讓民眾認同這些民進黨所提出的願景,任何行動才會具有正當性,民進黨再依此願景規劃達成目標的行動綱領和策略,不論透過議會選舉,或是群眾抗爭,才能爭取到選民的支援和參與。若缺乏這些前瞻性的指引,民進黨採取種種作為,只會被冠上“為反對而反對”的惡名,甚至連監督、制衡都不是,將持續遭到選民唾棄,難以翻生。

  文章指出,但至今日,民進黨依然短視地討論黨自身議題,對最根本問題視而不見,即便中常會的解決路線之爭,恐怕也只是喊爽的,對於未來發展,同樣缺乏任何幫助。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