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應學會用經濟腦筋思考兩岸互動

2009年01月12日 10:30:00  來源:
字號:    

  春節快到了,兩岸都將出現返鄉熱潮。臺灣《聯合晚報》10日的社論指出,過年返鄉是一種文化性的、已然深刻內化的需求,回家的路再艱難,都得回去。但兩岸“三通”後的首次春節包機卻不圓滿,上海往返的加班機被大砍,在臺灣甚至鬧出航空公司和乘客間的糾紛。真正的原因出在,兩岸民眾各自都要回家過年,而浦東機場只有一個,機場使用供不應求。

  社論説,已經“三通”直飛,到了春節還是一位難求,確實有些遺憾,但它涉及的純然是經濟問題。如同上次的砂石船申請航線一樣,有人想把它扯上“主權矮化”,説直航後就得聽令大陸民航總局等等。這種充滿政治意圖的演繹真的大可不必,且妨礙我們看到真相。

  去年臺北陳江會簽的空運直航協議,把原本週末包機變成平日包機,且航點增為21個。但大家早已看出一個規律,就是航點無論多寡,還是以上海獨佔鰲頭,而臺灣這邊則集中于桃園。新的黃金航線已然出現,就是桃園飛上海,未來兩岸若簽下定期航約,這條航線短期內就足與桃園飛香港的航線分庭抗禮。長期而觀,如果浦東機場再擴建,甚至可超越香港。

  兩岸航線密集于上海與桃園間,是市場機製造成。長江三角洲一帶的上海、昆山、蘇州,廣布在此謀生的臺商,是上海航點如此熱門的主因。但上海同時也是面向全世界的都市,浦東機場承載的是大上海與全世界的連結,兩岸間新生的這條黃金航線,不過是浦東機場眾多航線之一罷了。因此,臺灣要等待馬英九所謂的“雙航圈”航線成形,希望虹橋機場能替浦東分食一些旅次。

  這條線的兩端,卻訴説著一件令臺灣人感到苦澀的故事,就是桃園與浦東比起來,嚴重欠缺競爭力。浦東已是一年六千萬人次吞吐量的機場,貨運量進入全球第五位;而桃園的發展,仍停在“航空城特別條例”的紙上作業而已。

  社論指出,這就是為什麼在兩岸直航後的第一個春節,浦東機場大砍臺灣申請的加班機的真實原因。談實力論斤兩,是浦東説話算數,這跟誰“矮化”誰沒關,更非“主權”問題。去扯政治,不會改變這個經濟結構。臺灣應學會用經濟思考兩岸互動,更用經濟思考自己的發展前途,奮力直追。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