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藝界:“三通”為兩岸文化交流帶來新契機

時間:2009-01-12 08: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一月十一日電 臺北消息:兩岸政治氣氛走向和解,加上“大三通”助陣,島內藝文界人士都認為有助加速兩岸文化交流,藝文團體並希望有關部門推動讓藝術演出結合觀光産業,為臺灣藝文表演活動帶來新契機。

  據“中央社”十一日報道,臺灣表演工作坊行政總監丁乃竺表示,藝文界對兩岸“大三通”期待已久,表演工作坊經常在大陸推出藝術交流演出,但交通造成時間、體力消耗很大,“大三通”後變得相當便利。

  丁乃竺説,兩岸“三通”不再局限團進團出後,應該會帶動大陸民眾來臺旅遊,希望藝術文化演出能納入觀光發展範疇,可發展定點劇團演出,讓來臺灣看藝文表演成為新興方向。

  臺灣著名歌仔戲團體明華園團長陳勝福表示,明華園將歌仔戲帶入至高藝術殿堂,更帶入國際舞臺,扮演兩岸文化交流領航角色,將歌仔戲帶進北京演出,讓大陸民眾能欣賞到臺灣本土代表劇種。

  他説,“大三通”對兩岸文化交流有正面意義,方便大陸民眾來臺灣觀光,臺灣民眾可更密集往返大陸,互取優點學習成長。他強調,臺灣藝術文化演出要更精進,拿出高水準成果才能引發口耳相傳的效果,若成績不好,反會讓人覺得臺灣藝術文化不過爾爾。

  對於臺灣藝文活動未來發展方向,陳勝福認為,臺灣在藝術演出的硬設備嚴重落後,有關主管部門應加把勁,與相關單位溝通,積極規劃建設;而藝術團體的演出也要達到水準,軟硬體齊肩並進,將臺灣發展成為藝術觀光的寶島。

  報道説,早期兩岸文化交流為單純的交流,重在技術的切磋與傳承,邀請幾個要角,或是借將演出;近來則是演變為整個表演團體的移地演出。臺灣“文建會”第三處處長黃才郎認為,兩岸文化交流並無窒礙難行之處,臺灣在兩岸文化交流中佔有優勢,臺灣要發揮臺灣文化的魅力;大陸文化有精湛、厚實的底子,較欠缺臺灣“什麼都能試”的多元環境,在這樣的基礎下,兩岸文化得以互相成長並雙贏。

  他並表示,北京因舉辦二00八奧運興建許多場館,奧運結束後,這些場館為發揮最大用途,經常舉辦各項展演活動,臺灣藝文團體演出機會大增,也會帶動大陸藝文展演新氣象。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