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兩岸關係的又一個春天就在不遠處

2008年12月25日 13:37: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人民日報》24日發表《人民時評:春天就在不遠處》,全文如下:

 

    大陸贈臺的大熊貓、珙桐樹踏上臺灣土地。臺灣回贈的長鬃山羊、梅花鹿將落戶大陸……

  和平、團結、友愛、互助……一年前,我們很難想像,兩岸新聞的關鍵詞,可以如此溫馨、平和。

  這一天,我們親眼見證,“團團”、“圓圓”的交接儀式,竟是這般深情、感人。

  跨海而去的“團團”、“圓圓”和珙桐樹承載著兩岸同胞的骨肉情誼。性情溫順、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是人見人愛的中國“國寶”。臺灣同胞一直渴望大熊貓能到臺灣安家,帶來歡樂、傳播幸福。為滿足臺胞的這一願望,祖國大陸早在1990年即選定一對熊貓準備贈臺,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成行。2005年,大陸再次宣佈向臺灣同胞贈送一對大熊貓,立即引發島內“熊貓熱”,臺灣多家動物園搶著爭取熊貓落戶,男女老幼翹首期盼。雖然延宕多時今日始得成行,但用國臺辦發言人的話説:“這份感情沒有受到任何挫折。”

  珙桐是中國特有的世界著名珍貴觀賞樹種,被稱為“綠色大熊貓”、“中國鴿子樹”。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發生後,臺灣社會各界紛紛以各種方式表達關愛之情,伸出援助之手,充分體現了兩岸同胞血濃于水、患難與共的骨肉親情。為表達災區同胞和大陸同胞對臺灣同胞慷慨捐贈、無私援助的謝意,今年11月6日,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受“512”地震災區羌族同胞委託,宣佈向臺灣贈送17棵出自北川縣的珙桐樹苗。四川人民説,希望珙桐樹成長為兩岸人民血脈相連、共抗災難的活紀念碑。

  跨海而去的“團團”、“圓圓”和珙桐樹寄託著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外表可愛、品性孤潔的大熊貓,無憂無慮,與世無爭,是人們心目中友愛、安寧、和平的美好象徵,是兩岸同胞祈願和平的最佳具象。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説:它們是最最可愛的和平天使,在年末之際,給臺灣帶來了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而珙桐樹花期來臨時一樹璀璨,仿佛集聚無數飛翔的白鴿。它耐寒的特質與頑強生命力,象徵著中華民族無比堅韌的精神品質。相信大熊貓、珙桐在臺灣同胞的精心呵護下,會在臺灣生存繁衍,開枝散葉,傳播愛心、友誼與和平。

  跨海而去的“團團”、“圓圓”和珙桐樹見證了兩岸關係的冰消雪融。三載赴臺路,幾多晴與雨。熊貓“選秀”、全國徵名,大陸民眾的熱情、臺灣同胞的期盼,“莫須有”的政治阻撓……起伏跌宕、一波三折。2008年,兩岸關係出現重大轉折、兩岸交流的步伐一日千里。海協海基兩會達成多項協議,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成行,兩岸“三通”基本實現,“團團”、“圓圓”和珙桐樹也得以乘坐直航包機,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離抵達對岸。臺北市長郝龍斌説:“大熊貓赴臺,就是兩岸關係獲得改善的最大象徵。”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剛剛結束的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指出:“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不僅兩岸旅途的距離縮短了,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貼得更近了。”集兩岸人民寵愛的大熊貓和珙桐樹、長鬃山羊和梅花鹿就是明證。再過幾天,2009年元旦的鐘聲就要敲響。農曆春節的前後,“團團”、“圓圓”將在臺灣正式亮相,給臺灣同胞帶去春的祝福。兩岸關係的又一個春天,就在不遠處。(王 堯)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