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圓圓抵臺 兩岸共孕新生

時間:2008-12-24 10:33   來源:台灣網

 

  12月23日,團團、圓圓正在進食,這是它們抵達臺灣以後的第一頓正餐,食用的是隨機運抵的四川竹子,還有園方精心準備的臺灣産桂竹、蘋果、窩窩頭等。(圖片來源:新華網)

   大熊貓團團、圓圓昨天專機抵臺,經過一個月隔離檢疫期,預計明年元月即農曆新年前後與臺灣民眾一起拜年。島內媒體對此十分關注,除了新聞消息不斷播報,一些分析評論文章也見諸報端,表達對團團、圓圓的歡迎。

  臺灣《聯合報》今天的一篇文章指出:2008年臺灣票選前10名的年度代表字:前9名亂、騙、慘、悶、貪、鬱、扁、變,冏皆屬負面字眼,十足表現島內民眾在這一年的心情;幸好“愛”字擠進第十名,人民期待用愛來解決一切紛爭。動物之中舉世喜愛的熊貓,終於來到寶島臺灣,為大家帶來歡笑,希望我們明年可以有個光明的未來。大陸民眾為兩隻熊貓取名“團團”、“圓圓”,贈送給臺灣,也象徵兩岸和解與團圓。

  文章説,當前國際公認大陸學界對於野生種熊貓的生態維護及動物園內人工飼養的熊貓管理和繁殖技術已達一流標準;臺灣長久以來農林學界人才濟濟,而動物學領域已跨入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的階段。雙方若果密切交流和合作,熊貓顯然是重要的題材;對於豢養熊貓的獸醫與培育以及人工受孕等研究,必能跨出一大步。

  時下熊貓已是全球著名動物園夢寐以求的對象,落腳之處都會成為鎮園之寶,特別是孩子們喜樂程度超乎想像。國際間熊貓已成為“和平大使”,沖淡了世間的仇恨,在學術界具權威性的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就採用熊貓為標幟。

  此次團團和圓圓來臺,實質是人工養育的物種,年齡已達4歲,長榮航空專機運送、精心妥善安排令人感動。臺灣部分保育團體曾經抵制,有的主張釋放到天然棲息地,存活率反而很低,值得理性深思。相對地,有四川臥龍保護區飼養和獸醫人員的培育經驗,彼此互相合作,臺北木柵動物園的專家和動物界學者以此為研究主題,若能成功繁衍出後代,讓臺灣中南部也能有充裕時間建立完善的貓熊研究中心和動物園,將可為兩岸關係的和平共存寫出新的一頁。

  臺灣《聯合晚報》23日的社論則指出:大熊貓團團、圓圓來到臺灣,有人十分興奮這件事的象徵性意義,也有堅稱接受了熊貓就等同承認“臺灣屬於中國國內”。多無聊啊,説政治太沉重!團團、圓圓,兩隻可愛的熊貓,何必給它們沾上太多政治塵埃?就臺北木柵動物園來説,要負起好好照顧這兩隻保育動物的責任;就一般臺灣民眾來説,應更深刻體會到動物和生命教育之間的關聯。

  社論説,大陸要送臺灣熊貓,從3年前芻議之時,島內便出現各種“解讀”。當時執政的民進黨堅持拒絕大陸這種“動物外交”;馬英九當局決定接受熊貓來臺時,則又發生了各處爭邀的角力戰。熊貓本身何其無辜,作為保育類動物,連在地球上的生存繁衍都是一場辛苦的挑戰。如今來臺,讓家長帶著孩子在動物園裏興奮指指點點“好可愛啊”之外,希望借由動物本身的天真特性和生存危機,向人類傳達一點“愛惜生命,保育地球”的訊息。

  社論指出,臺灣以人情溫暖著稱,但臺灣好像並不被視為“對動物友善”的處所。臺灣處理流浪動物的方式曾鬧上國際,對本土稀有野生動物的復育工作也還有更努力的空間。這次因團團、圓圓來臺而掀起話題,希望政治性儘量減低,“就動物談動物”,在對這兩位嬌客的關注熱潮之外,還能普遍性地引發生命教育議題的討論,把人類和動物和平相處、人類和生態環境的關聯都變成重要教材。讓我們歡迎團團、圓圓住進臺北新家。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