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當局擴大內需舉措有望刺激景氣回升

2008年11月21日 15:27:00  來源:
字號:    

  在全球金融海嘯衝擊下,“行政院”為提升景氣發展經濟,提出“振興經濟新方案”,全案所需經費,除2009年消費券之八百二十九億外,另將提列2009年至2012年公共建設經費,每年約一千億元,四年共約四千億元。臺灣《中華日報》社論認為,這項方案在經濟面臨負成長之際恰似及時雨,對擴大內需提振景氣應有莫大幫助。

  “振興經濟新方案”包括發放消費券、擴大公共建設、推動都市更新、鼓勵民間投資,以及産業再造等四大綱目,其中發放消費券部分,“行政院院會”昨已通過,其他部分于下週一臨時“院會”通過後,全案即可送“立法院”審議。當前全球景氣相當嚴峻,而且各地同步下滑,臺灣淺碟型經濟難免受到嚴重衝擊;在“舉世寒冬”的經濟形勢下,“振興經濟新方案”正是“行政院”提振景氣大作戰所使出的重拳之一。

  “央行”總裁彭淮南對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的全球景氣,表達不能看好的態度;何況,誠如美國聯準會前主席葛林斯潘指出,這波全球性金融風暴,實為“百年一遇”。鋻於一九二九年華爾街股市崩盤後,造成全球經濟大蕭條,世界各地足足耗費四年時光,才漸漸走出大蕭條的夢魘,是以這波金融風暴,何時才能探底?何時才能回溫?委實難以預測,因此各地無不以搶救景氣、刺激消費為首要之務。

  面對全球金融大海嘯,各地無一倖免,景氣同步走滑,對外貿易也都低迷不振。各地在“比氣長”情境下,深知求人不如求己,因而紛相祭出擴大內需振興景氣方案,就以美國來説,即使布希政府進入看守狀態,國會九月間即已通過救市基金七千億美元,挹注金融機構或收購不良資産,目前已撥用二千九百億美元,剩餘四千一百億美元準備交給歐巴馬政府。惟通用、福特、克賴斯勒等汽車工業三大巨頭前天發出警告,如未獲得二百五十億美元紓困,將被迫裁員數百萬人,引爆經濟危機,使布希政府陷入父子騎驢兩難窘境,顯見未來歐巴馬政府所面臨的挑戰是何等嚴酷。

  社論指出,無可置疑的,當前各地最擔憂的是出現內爆型經濟危機,一旦某一標竿産業的第一張骨牌倒下,所引起的骨牌效應將不堪想像,臺灣何嘗不也有此憂心?市場盛傳但未獲當局證實的消息指出,當局打算出手搶救汽車産業,擬規劃十年以上舊車換新車補助五萬元左右,各産業如大旱之望雲霓可見一斑。事實上,馬團隊有關提振景氣、擴大內需舉措,非僅“振興經濟新方案”一端而已。

  社論表示,馬當局執行力難謂不佳,“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五百八十三億元,發包率已達百分之六十一點六三,預估年底可達九成以上;“愛臺十二項建設”八年投資四兆元,全案將於明年啟動。雖然諸多措施必須舉債因應,但只要有效花在擴大內需上,使杠桿原理産生良性效應,未來景氣回升應是可以期待的。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