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從“陳江會”的成果看民進黨的未來

2008年11月10日 15:34:00  來源:
字號:    

  兩岸同胞引頸企盼已久的海協、海基兩會協商有關海運、空運、郵政及食品安全四大議題,于十一月四日下午兩點,在雙方協商代表及近千名媒體記者的見證下,由陳雲林會長及江丙坤董事長正式簽署換文。

  在海運方面:臺灣開放11個港口,大陸開放63個港口,權宜輪在有條件下可直航通行,兩岸航點由5個增為21個。在空運方面:每週由36班次增為108班次,貨運包機點開放浦東、廣州、小港及桃園4個機場,週末包機大陸增加了16個機場。在通郵方面:兩岸直接互寄平信、快遞、小包及包裹,不必再繞經香港。在食品安全方面:兩岸建立食品安全即時通報機制。

  在未來的協商合作方面,雙方協議:1.面對金融海嘯的衝擊,兩岸將加強金融的合作。2.加強打擊犯罪。3.更擴大食品安全的合作及兩岸合作防疫。4.加強保障臺商在大陸的權益。

  這四大協議主題,很快均將啟動,對兩岸的經貿發展起了極大的助益,評估對臺灣而言,每年至少增加數百億的産值。對每年往返兩岸的臺商及兩岸同胞節省了一半以上的時間,在人民的食品安全及防疫功能增加了保障。這些全部屬於經濟議題,完全無涉主權及政治。很多尚且是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兩岸訴求,如直航就是蔡英文掌“陸委會”時所規劃的。

  這幾天兩會的協商會議,在雙方代表認真而熱烈的進行討論與協商,陳雲林會長也緊密的進行拜會活動。但是從11月3日專機抵臺時的那一刻起,部分民進黨人士延續著張銘清被推倒事件,乃至民進黨1025失焦的反中游行的氛圍下,不斷的在場外嗆聲、鬧場、製造衝突,但是在警方嚴密的安全措施下,無礙議事及各項活動的進行。

  民進黨籍前“立委”郭正亮教授終於看不下去,11月4日他在主要平面媒體《聯合報》撰文,批評民進黨把兩會協商的經濟議題無限上綱到政治抗爭,主觀的認定兩會會談定調為:“馬英九以經濟利益換取主權”,來做為反對陳雲林會長來臺的理由。他評論中説,民進黨既然否定了“陸委會”與海基會,為何執政八年不予撤除呢?大陸已躍為全球的經濟強權,國民黨也已經本土化,兩岸的經貿正常化已經是臺灣無可回避的問題,而民進黨的訴求卻依然停留在15年前。他語重心長的對民進黨諫言,經濟問題已是國際主流,兩岸關係愈來愈成為臺灣生存發展的主軸,不要到現在還拿著15年前的統“獨”立場作為政治抗議的主軸。應該要以智慧提出兩岸的經濟主張及具體的解決方案,否則民進黨將會永遠淪為唱黑臉的反對黨角色。

  香港中評社刊登署名文章表示,對郭教授的觀點深有同感,更由衷佩服他的道德勇氣;環視民進黨內的人才,郭教授好似寒冬中的松柏。

  文章説,這幾天在場外及街頭鬧場的帶頭份子,大多是縣市級議員,很明顯的,其目的是為明年的議會改選尋找露臉的舞臺,恐怕是受了王定宇推倒張銘清,成了綠營英雄的效應吧!

  陳水扁的“國安”軍師——前“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前幾天因涉及貪污“外交”費被收押了,11月4日扁的大總管——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馬永成也涉貪污被收押了,與陳水扁貪污案有關的共收押了9個人,陳水扁近期不斷放話,預言他自己及家人也即將入獄了。從他到處求神問卜,甚至找一個16歲以塔羅牌為算命工具的輟學少年解命改運,兩度被騙,就可見其內心的焦躁不安。他最後孤注一擲的一招,只有策動在11月6日借陳雲林會長拜會馬英九“總統”時,搞所謂的圍城示威,其目的是想借抗議製造動亂,把他及家族的貪污司法案件,上綱成政治事件,型塑自己成為“臺獨”運動的受害者。

  文章指出,蔡英文則在這場荒繆的街頭劇中,扮演一個不敢跟陳水扁切割,也無力領導民進黨,沒有目標、迷失方向、缺乏論述、毫無戰略,被陳水扁及深綠要角驅使的無知民眾所綁架的傀儡黨主席,隨波而逐流,軟弱的喊著反中口號,無力的舉著手臂,此情此景,真令人不忍。在此建議蔡英文主席幾點意見:

  一、展現魄力,立即與陳水扁切割。

  二、擺脫“統獨”、“賣臺”的深綠牽制。

  三、放鬆思維,思索一條“民進黨式”的兩岸開放路線。

  四、組成一個理性客觀專司研究兩岸關係的智庫。

  文章認為,如是,方能免於被那些“”披著臺獨外衣,行貪腐之實”的政治流氓所吞嚙,免於使民進黨淪為次級政黨,而永絕於執政之門。凝聚黨內有識之士,力挽狂瀾,逐步建立人民對於民進黨仍有執政能力的信心。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