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發展兩岸關係必須徹底排除民進黨干擾

2008年10月28日 14:02:00  來源:
字號:    

  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以廈門大學傳播學院院長身份訪問臺灣,在民進黨的大本營──臺南遭遇暴力襲擊。資深教授王道在香港《大公報》撰文認為,臺灣方面只是輕描淡寫地處理肇事者和失職官員,説明臺灣的法治已死,當局軟弱無能,此事也給不斷改善的兩岸關係,蒙上陰影。 

  全文如下:
   
  張銘清負有替會長陳雲林訪台作先鋒的重任,先鋒被打,主帥怎能不震驚?但是,兩位領導人還是以兩岸大局為重,犧牲小我,忍辱負重,繼續為進一步改善兩岸關係而奔走。陳雲林已公開表示,訪台的籌備工作繼續進行,而國民黨執政當局深刻道歉,表示要切實做好陳雲林來臺的保安工作。

  國民黨不可有婦人之心

  陳雲林、張銘清代表的是中央政府,若在過去,相當於朝廷派出的欽差大臣。如此高級別的官員受襲,若在過去必定被定性為挑釁中央的重大政治事件,必定要逮捕、處罰肇事者及相關的官員。但是,臺灣方面只是輕描淡寫地把臺南市警察局長調職而已,動手打人、踢人,跳到車頂狂踩亂跳的暴徒,都尚未繩之以法,説明臺灣的法治已死,當局軟弱無能。

  馬英九上臺後,向大陸提出一系列要求,大陸都給予善意的響應,包括開放週末包機直航、“外交休兵”等等。馬英九當局自稱懂得放下架子,態度和緩,“委曲求和”、“婉轉圖利”,與民進黨咄咄逼人、以小抗大,態度囂張相比,的確有些進步,兩岸關係亦開始融冰,迅速回暖。但是,馬英九如採用同樣心態對付政敵民進黨,那麼只有事事受制於人,處處被動。

  不論是對陳水扁及其家人、同黨的貪污案,或是民進黨在政治、經濟上的錯失,好不容易重奪執政權的國民黨,絕對不可以手軟,絕對不可以有婦人之心。想當年,民進黨上臺八年如何迫害國民黨人?一個有百年曆史的老店,如今怎麼變成政治白癡?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搞政治鬥爭千萬不可“學霸王”。對於重新執政的國民黨,要緊記這條教訓,對於大陸,也應警惕民進黨暴徒可能發動更血腥的暴力事件,要分析民進黨下一步可能對兩岸關係作出哪一些破壞活動,並加以防止。

  張銘清事件發生後,民進黨臺南市黨部發表四點強硬聲明,認為肇事的臺南市議員王定宇以暴力抗議是有理的,並且借題發揮,指責大陸侵害臺灣等等,絲毫沒有悔改之意。這只能再次暴露,民進黨既不民主,也不進步,而是徹頭徹尾的非理性政黨、暴力團體;並且可以預見,未來陳雲林訪台之時,民進黨人一定會再製造麻煩!

  民進黨是暴力黨──這已是大多數臺灣人的共識,從“立法院”打到街頭,無所不用其極,因為民進黨無法通過正常的、和平的途經達到政治目的,所以只有走暴力抗爭之路。

  徹底排除民進黨干擾

  民進黨堅持“臺獨”的立場,扭曲了該黨的靈魂,迷惑了該黨的心竅,因此只好走政治旁門歪道。陳水扁出身於三級貧戶之家,向來以清廉自居,但是,當他掌握了權力之後,比其他政客更加瘋狂地刮錢,貪污自肥,無所不用其極;還運用他的法律知識,對抗法治,愚弄臺灣人民。歷史必定會把陳水扁釘在恥辱柱上。為了逃脫罪責,轉移視線,阿扁及其忠實的走狗,利用張銘清事件挑釁大陸,挑動族群對立,製造政治矛盾,企圖阻撓兩岸改善關係。

  張銘清事件也向樂觀派敲起警鐘,不要以為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關係已融冰,未來不會有大風大浪,這是太天真浪漫的想法。臺灣問題要順利解決,首先應該解決民進黨問題,只有徹底排除民進黨的干擾,兩岸關係才會發展得較快、較好。張銘清事件如果能引起兩岸更深入的思考,汲取教訓,那才對得住張銘清等受害者,正如張銘清所説的:“是非自有公論,公道自在人心。”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