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歐洲時報:陳水扁的“男一號”還要當多久?

2008年09月03日 15:29:00  來源:
字號:    

  “再好”的“演員”也終有謝幕的一天。陳水扁在民進黨內地位與聲望已開始滑落,其竭盡所能地與民進黨綁在一起,只是在做最後的掙扎。
  
  法國《歐洲時報》2日刊文説,從執政臺灣到如今卸任數月,陳水扁似乎一直是一名“優秀”的政治演員。當政時期,他便不遺餘力地到處宣傳自己如何愛臺灣、守公正、講清廉;更為求連任自導自演了一部“319”槍擊迷案。而今卸任,陳水扁依然搶到了島內政壇“男一號”的風頭,其海外洗錢案已連續三周成為臺灣“八點檔新聞連續劇”,查扁弊案已成為島內民眾生活重心,只要哪名“立委”或“名嘴”爆料,馬上成為新聞焦點。

  作為“男主角”,陳水扁演戲實在不遺餘力:在媒體披露扁家有海外賬戶時,他曾以無辜的表情信誓旦旦地否認;其後,在諸多證據面前又導演出一幕“幸妤救父”,情緒失控的扁女陳幸妤對記者狂吼:“蘇貞昌沒拿到錢嗎?謝長廷沒拿到錢嗎?陳菊在高雄沒拿到錢嗎?”點到民進黨“死穴”,黨內批扁聲浪戛然而止;隨著案件的真相逐漸大白于天下,陳水扁竟把所有罪名都推到其妻吳淑珍身上,一口咬定開設海外賬戶的事自己一概不知,企圖用重度殘疾的吳淑珍謀得同情票;為轉移民眾視線,他又把自己陷入弊案歸咎於“國民黨出於政治鬥爭”的需要,為自己全家都受到“國民黨追殺”而痛苦不堪……

  儘管人人都能看出其間破綻百齣,儘管陳水扁有侮辱臺灣民眾集體智慧之嫌,但他的戲碼仍然很重。

  相形之下,已就職百日的馬英九似乎仍在扮演“配角”,如果沒有陳水扁弊案出現,依照目前島內經濟不景氣及民間怨聲載道,8月30日舉行的 “嗆馬大遊行”勢將非常踴躍,馬英九雖挨罵,卻是無可爭議的“主角”。但是,陳水扁卻站出來又一次搶了“主角”的風頭——他在遊行前夕聲稱,雖然不能和大家一起“站出來、走街頭”,但“他的心是和大家在一起”。號召綠營人士“用我們的力量引領臺灣回到正確的方向。”

  於是乎,“嗆馬”與“挺扁”被畫上了等號。在外界看來,“830”遊行就是民進黨打著“嗆馬”的幌子進行“挺扁”的勾當。民進黨中央雖極力想甩掉陳水扁的包袱,與其深度切割,但終因進退失據,被深綠綁架,不得不硬著頭皮上街頭。

  不過,環顧此次遊行隊伍,號稱30萬人參加,實際不過5萬人左右,其人數之少,是島內歷次遊行所罕見。主辦單位及民進黨中央原先擔心演變成“挺扁”大會的景況亦未上演,僅有零星挺扁聲音出現。由是觀之,“再好”的“演員”也終有謝幕的一天。陳水扁在民進黨內地位與聲望已開始滑落,其竭盡所能地與民進黨綁在一起,只是在做最後的掙扎。

  雖然不少深綠人士對陳水扁還有著“打斷骨頭連著筋”的感情,但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稱,希望這場活動過後,民進黨能走出另一條路,深綠支援者的內心終究會把陳水扁放下。

  輿論早已預言,在未來4年中,陳水扁貪瀆大案將一個接一個爆發,情節一個比一個荒誕,震撼一個比一個大。但陳水扁不可能永遠一個人站在臺灣政治舞臺上唱獨角戲。

  文章認為,對民進黨來説,要儘快擺脫“阿扁情結”的糾纏,以防成為給扁弊案墊背的犧牲品;對國民黨來講,一百天就要定論施政成敗,尚嫌早了些,但馬當局不能因為不隨扁起舞,便一味“低調”,而需要以更有魄力的作為贏得民心;對臺灣民眾而言,不再看陳水扁一個人的表演才是幸事。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