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兩岸直航引發的人才磁吸效應值得關注

2008年08月07日 12:41:00  來源:
字號:    

  兩岸週末包機已于本月四號啟航,帶來大批的大陸觀光客,似乎有助於振興臺灣萎靡不振的經濟。然而,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刊文指出,人員往來便利,卻亦有可能同時引發臺灣人才流向對岸的隱憂。
  
  不管是現在的週末包機亦或是未來的直航,都讓兩岸的交通時間大幅縮短。原本至香港轉機赴大陸各大城市都要約一天的時間,現在週末包機臺北飛上海只要兩個半小時,臺北飛北京近四小時的時間。將來直航不再繞行香港飛航情報區後,臺北飛上海能縮短成八十分鐘,臺北到北京也只需兩個半小時內,讓臺北與大陸許多城市形成一日生活圈。
  
  文章説,交通便利帶來龐大的商機,讓經常往來兩岸的人士省下大量的金錢與時間。正當臺灣多數人為此歡欣鼓舞之際,卻忽視直航可能帶來的人才流失負面效應。中國大陸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每年都是兩位數的成長,許多領域需要大量的人才。臺灣在同文同種以及經濟發展背景類似下,相關人才特別受到歡迎。直航前交通極為不便,多數臺灣在大陸發展的人士,大致上約三個月才能回臺一次,長期離鄉背井與家人聚少離多,大大降低臺灣人赴大陸工作的意願。如今兩岸通航時間縮短了,臺北飛上海時間與至高雄的時間相近,赴上海工作可以每月甚至每週都可回臺,在大陸高薪的誘惑之下,至大陸工作的意願勢必大增。
  
  加上臺灣景氣至差,薪資呈現負成長。連臺灣最引以為傲的高科技産業都受到波及,以前還可以大方的發放公司股票吸引人才,今年開始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後,科技人才實質所得驟降。根據最新一期的《商業週刊》報導,約有七成的科技新貴薪水將變薄,而且部分人的減少幅度高達五成以上。反觀,大陸正在全力推動各項科技産業,與臺灣的同質性甚高,高薪挖角臺灣中高階科技人才的事件頻傳。今後兩岸往來更加便利後,人才流失的問題恐將更加嚴重。
  
  文章認為,更糟的是,臺灣的科技産業的供給還呈現明顯不足的現象,根據“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去年的研究顯示,半導體、影像顯示、數位內容、生技、通訊以及資訊服務産業等六大重點産業,未來三年科技人才缺口高達4萬9千個職缺。如今再經大陸人才的磁吸效應,導致人才不斷外流,將造成臺灣相關産業發展的障礙。
  
  除了科技産業外,近年來金融産業人才外的數量亦相當可觀。臺灣銀行的數量十分驚人,市場規模又不大,新金融商品效果不良,多數的銀行只得變相拼命發卡,不管客戶的經濟能力、身份或擁有的信用卡數,一律給予高額的信用額度,縱然造就幾年的高業績,卻引發“卡債風暴”,許多持卡人無力償還高額的卡債,部分卡奴甚至攜子燒炭自殺,引發嚴重的社會與經濟問題,臺灣金融人才的需求因而大幅萎縮。
  
  反觀,大陸本土金融産業正大幅成長,需要大量的企金、消金與信用卡等專業人才。加上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前承諾外商銀行取得國民待遇,進而在入世後逐漸開放中國國內市場。大陸金融服務業對外全面開放的五年過渡期結束後,依據中國大陸對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外資銀行可以正式經申請取得經營人民幣業務的資格,金融市場開放部分外商銀行參與併購本土銀行,故其提供優渥的條件大舉挖角臺灣銀行人才,填補其人才缺口。
  
  另外,證券業與保險業的人才也是不斷的向大陸移動。大陸股市幾年來翻了好幾翻,制度卻仍不健全,臺灣優異的證券、基金、期貨公司的經理人成為其招攬的對象,人民幣數百萬、甚至千萬年薪跳槽至大陸證券業的人時有所聞。大陸壽險業的即使發展未久,但由於市場龐大且成長速度十分驚人,使得愈來愈多外商投入大陸市場,有經驗的臺灣壽險人才成為搶手貨,臺灣壽險業者中除高階幹部之外,連一般專業經理人或業務員前往大陸發展的案例,亦有日益增多的情勢,這使得原本管理人才欠缺的臺灣壽險業,更加深人才不足的問題。
  
  文章指出,其實人才流動在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是很平常的事,為何在臺灣會是個問題?因為臺灣的産業結構導致人才只出不進,臺灣産業(尤其是科技産業)以代工為主,擅長量産製造,縱然産值很高,但毛利率甚低。至於微笑曲線二端的研發與品牌則屈指可數,因此難以吸引世界一流人才。無法繼續以發放股票留住人才後,只能眼看著人才流失。金融業則是囿于島內市場有限,過去登陸發展受到嚴格的限制,金融服務業無法以直接投資方式赴大陸設立分行或子公司,僅能在島內惡性競爭,獲利當然每況愈下。
  
  綜上所述,文章認為,兩岸直航後,或許能透過陸客觀光帶動臺灣的服務業的發展。但在大陸的磁吸效應下,也同時讓臺灣人才流失的問題浮上臺面。然此對臺灣的産業未必不是一個轉機點,臺灣企業被迫朝向附加價值較高的品牌與技術導向的産業發展,並可善用優異的製造與技術能力,在大陸廣大的市場上,發展國際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方面,當局則應儘速開放並協助金融業赴大陸發展,一方面也就近服務台商,並能積極拓展大陸市場。如此一來,企業有前景,人才流動再也不是問題,即使有人離開,好的企業還是可以吸引優秀的各國人才來臺服務。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