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要的是與扁切割東山再起 並非所謂真相

2008年08月05日 15:56:00  來源:
字號:    

  臺灣《中華日報》今天刊文説,臺當局“監察院”剛重新開張,民進黨“立院黨團”就登門拜訪,總共提出十八案件,要求“監院”調查,島內外矚目的“三一九”槍擊案赫然在焉,到底這些“綠委”們,葫蘆裏賣些甚麼藥?

  四年前“總統大選”前夕,扁呂在臺南市掃街拜票,突然遭到槍擊,一時謠諑四起,人心惶惶,當外界關心“元首”安危時,前“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説:“子彈在‘總統’身上”,加上那一抹神秘的微笑,更將“兩顆子彈”的懸疑效果,操作到最高點。

  藍軍民調原本穩定領先,槍擊案發生後,竟然一夕翻盤,陳水扁雖僥倖贏得連任,但也點燃往後藍綠惡鬥的導火線。“三一九”槍擊案情節荒唐,破綻頗多,外界高度懷疑案情不單純,檢警機關卻將責任推給陳義雄,來個“畏罪自殺,死無對證”,便草草結案,更加啟人疑竇。

  陳水扁曾聲稱:“我比誰都想知道真相。”但他所做所為,都在掩蓋真相,扁當局的行政部門,更對“真調會”百般阻撓,拒絕配合,似乎有意讓真相無法水落石出。

  文章指出,民進黨“立院黨團”,當年指控“真調會”條例“違憲”,不但聲請“釋憲”,還建議“行政院”復議,現在要求“監察院”,重新調查“三一九”槍擊案的,竟然是同樣一批人,莫非他們“覺今是而昨非”?

  文章認為,綠軍提出十八案件,對“監察院”“踢館”意味甚濃,卻也透露出他們的焦慮。事起猝然的“三一九”槍擊案和“公務機要費”等弊案,斷送了民進黨的政權,只要真相不明,民進黨翻身的難度就存在。或許民進黨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要與扁切割,以圖再起。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