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化危機為轉機 當局可借通貨膨脹調整産業佈局

2008年07月10日 10:42:00  來源:
字號:    

  全球通膨危機業已迫使多國政府採取撙節措施,並希望因勢利導産業調整發展方向,大有置死地而後生的澈悟。臺灣《工商時報》刊載小社論指出,倘若執政者能一以貫之,化危機為轉機,也不枉民眾短期受苦。怕就怕,一旦原物料價格回挫,所有節約舉措被拋諸腦後,産業轉型與拯救地球又淪為空談。

  “自行車代步、三句不離環保”,在當下似乎成了一種“信仰”,證諸歷史,卻更像潮起潮落的“時尚”。1970年代能源危機時期,開慣大車的美國人就曾短暫擁抱兩輪車,但事過境遷,三大汽車廠照樣活命延年,美國仍是全球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國。

  即使北海道G8峰會上,“節能減碳”喊得震天價響,白宮卻將矛頭指向快速成長的中國與印度,卸責態度一如過往拒簽京都議定書。表面上,美國享盡了大國“過度消費、以鄰為壑”的好處,事實上,拒絕積極應變的傲慢,正蠶食鯨吞自身國力,不僅施政窘態百齣,大型企業更是頻頻告急,這才是美國人“不願面對的真相”!

  小社論認為,資源相對缺乏的臺灣,沒有本錢隨著大象原地踏步,也不能拒絕面對真相,唯有置死地的決心,才能奮力打開活路。而力量的消長往往就在歷史微妙轉折處,領導者的遠見與民眾的自持,都將發揮關鍵力量。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