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兩會復談將為兩岸開創互惠雙贏新局

2008年05月30日 18:15:00  來源:
字號:    

  臺灣《中華日報》今天發表社論説,“吳胡會”翌日,海基會立即傳出好消息:海協會邀請海基會,六月十一日至十四日組團赴北京,雙方將儘速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兩會聯繫往來與協商談判,就週末包機直航、陸客來臺觀光進行協商。

  社論指出,兩岸海基海協兩會于一九九三年在新加坡舉行“汪辜會談”,樹立兩岸交流的新里程,後因李登輝于一九九五年五月赴美訪問,復於一九九九年七月發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兩會交流遂告“黯然收場”,兩岸關係從此陷入僵滯狀態。

  陳水扁繼任臺灣領導人後,于二○○二年八月提出“臺灣跟對岸中國一邊一國,要分清楚”,更在任內恣意推動法理“臺獨”,包括廢止“國統會”和“國統綱領”,推動“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導致兩岸關係墜落谷底,兩岸兩會不相往來。

  社論指出,兩岸兩會復談在即,無異是兩岸關係變好的最好説明。待兩岸兩會按既定時程于六月十二日重啟協商後,未來兩岸直航也不再是夢想。

  事實上,二○○五年四月,連戰與胡錦濤首度“胡連會”,達成的“五項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已列入國民黨政綱。如今“胡吳會”業已取得豐碩成果,將兩岸共同願景推進為具體行動,兩岸兩會復談乃順理成章之事。

  社論説,“胡連會”化解兩岸冰封,在雙方握手言歡下,終結國共的歷史恩怨,恰似魯迅詩云“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然而,誠如吳伯雄在“胡吳會”説,一九九九年臺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時值兩岸關係低潮期,今年四川發生“五一二”大地震,時為兩岸關係雨過天晴階段;而臺灣對於四川震災,及時深入災區搶救災民,天災地變激發兩岸人民的同胞之愛、手足之情,正是促使兩會快速復談的動力。

  社論最後表示,相信兩會一旦重啟協商後,應可建立彼此推誠和相互尊重的基礎,為兩岸開創和平、互惠、雙贏新局。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