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 星期二 農曆十二月十五

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發展臺灣成為亞太籌資中心 面臨現實難題考驗

2008年05月19日 11:14:00  來源:
字號:    

  隨著各項兩岸開放政策即將啟動,股市上周連連報以漲聲,不只外資加碼買超,海外臺資企業如全球最大監視器廠冠捷等更釋出將回臺上市的意願。因而新當局發展臺灣成為亞太籌資中心的政策還沒上路,就已揚起充滿希望的序曲。臺灣《經濟日報》社論指出,當局發展籌資中心不是什麼偉大的新政策,只是八年無成;政策停步固源自民進黨當局兩岸經貿往來的限制,但當此限制不再,臺灣發展籌資中心的現實難題將一一浮現,這才是政策考驗的開始。

  認真回溯起來,早在國民黨李登輝執政時期提出的亞太營運中心計劃裏,籌資中心的概念及説法就已納入亞太金融中心之中,未久即因兩岸經貿戒急用忍,整個停頓下來。換黨執政,民進黨依樣畫葫蘆,也説要發展籌資中心,還加上了資産管理等概念,甚至提出設立國際板、籌建境外資本市場、開放臺商在臺發行臺灣存托憑證等等,但一幅幅前途無限的願景,都擺脫不了企業西進投資不逾凈值40%上限的緊箍咒,一個又一個的遠大政策不是胎死腹中,就是束諸高閣。在民進黨執政八年間,別説籌資中心了,臺股股價表現不僅一度落居主要股市之末,遭譏為“折價中心”,發行市場更曾因上市櫃公司減資、下市、甚至出走海外掛牌而出現急凍危機,反而離籌資中心愈來愈遠。

  如今情勢改觀,力主開放臺灣、活力經濟的馬蕭上臺,預期兩岸經貿政策鬆綁在望,臺股資金、人氣匯聚,多家在海外發展有成的企業也以表達回臺上市意願,積極響應新當局的兩岸政策主張,籌資中心似乎是伸手可及。但問題恐怕現在才要開始;實現籌資中心政策的種種配套建制,在過去八年來幾乎完全被西進40%上限的魔咒蓋過,沒有獲得周延、有系統的討論、研究、推動,因而所有執行面的不足、風險,也在西進魔咒解除後一一現形。沒有完整的配套,發展籌資中心是沒有意義的。

  在策略上,發展籌資中心是以目標當手段,真正的意義在於透過此一目標的推動,齊一政府部門在此領域的政策及施政步伐,以加速提升臺灣金融産業的競爭力。因為,一旦成為區域性籌資中心,這代表臺灣的法令規章已與國際接軌;也代表臺灣的金融體系不只是內部運作流暢,對外部也是開放、具高度流動性的;更代表臺灣具備優質的金融基礎設施,提供市場參與者足以實時、大量反應市場變動和産業變化的能力;當然,這也意謂此地國際金融菁英濟濟,方得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因此,目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根據目標,落實基本面的制度革新與創建。

  所以,新政府不須再三宣示發展籌資中心的政策,因為擴大臺灣的資本市場規模是持續性政策,這是一直要做的。該問的是,要讓臺灣的資本市場近悅遠來,成為國際投資人資産配置和企業籌資佈局裏的一環,在鬆綁兩岸限制之後,到底還有那些方面要努力?還有那些待改進的空間?更甚者,伴隨開放的波動風險,是否也須深入評估?尤其,達成目標過程中不免有政策衝突,其間的調和亦是重點之一。

  據此,新政府至少須從三個方面檢視。第一是籌資中心的供給面,也就是資金從那裏來及回來的誘因。臺灣逾2,000億美元的外匯存底,一直被視為發展籌資中心的有利籌碼;但相對於規模擴大之後的籌資中心,這又怎麼會足夠?因而當務之急是吸引資金回流及國際資金來臺,其相對應的政策就是高度自由的資金進出流通性及具競爭力、明確的低稅負環境,這就挑戰到外匯管理政策及稅制改革。

  第二是籌資中心的需求面,要開放那些企業來臺籌資;目前是鎖定海外臺商,尤其是大陸臺商,但這涉及到監理能力,即政府能否為資金提供者檢選具一定品質的投資標的,這也關係到籌資中心的公信力,因而不是放寬掛牌門坎即可,相對應的監理機制必須先講清楚。

  再來就是籌資中心的效率了;目前臺灣在這方面做得不錯,但規模、多元化仍有不足,這本是魚幫水、水幫魚,要靠推展過程一步步強化。總體而言,籌資中心不只是個政策,新政府必須務實面對。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