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國際媒體高度重視破冰之旅 看好兩岸關係前景

2008年04月16日 09:34:00  來源:
字號:    

  在博鰲論壇的“胡蕭會”日前順利結束。除了兩岸媒體關注,國際媒體也高度重視。

  對於兩岸這場破冰之旅,美聯社稱之為“低調但是深具歷史性的會面”;路透社形容,胡蕭見面短暫、但卻是歷史性的時刻;讀賣新聞則説這是兩岸分隔以來最高層級的會談;日本NHK電視臺在晨間新聞時段,以頭條報道,這是改善兩岸關係的第一步。

  美國《世界日報》12日社論指出,海南博鰲論壇開幕,胡錦濤與蕭萬長的會談亦告登場,綠營的質疑和藍營的低調,可以看出蕭萬長此行承受的壓力和任務之艱巨。就中國大陸而言,這也是一個測試和藍營執政者打交道的場域,當可備供未來兩岸接觸乃至談判的參考。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路版文章認為,此舉或表明中國大陸方面更願意與臺灣新當選領導層打交道﹐以期結束雙方長時間的敵對狀態。

  在博鰲論壇舉行前夕,美國副國務卿約翰內格羅彭特(John Negroponte)在華盛頓讚揚此次會談是個“良好的進展”。出席了博鰲亞洲論壇、並在上週六與蕭萬長舉行會談的美國前國務卿科林鮑威爾(Colin Powell)指出﹐胡錦濤和蕭萬長的會談對本區域來説是一條重大利好消息。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報導稱﹐鮑威爾對記者表示﹐臺灣和中國大陸開始走上了一條新的道路。

  美聯社亦刊文表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臺灣“副總統”當選人蕭萬長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2008年年會的會議間隙,會晤了20分鐘。雖然會議時間短暫,且主要討論兩岸經貿合作,是次會談卻甚具歷史和中國文化上的意義。經過60年來的冷戰和武裝對峙,中國大陸與臺灣展開了一次嶄新而歷史性的對話,化解兩岸繃緊的關係。

  除了西方媒體,亞洲媒體同樣關切。

  據TVBS報道,從媒體對“胡蕭會”的普遍重視,也能看出國際間相當關心“胡蕭會”,這個兩岸的破冰會面,未來對兩岸局勢,可能帶來的關鍵性影響。

  NHK電視臺在星期天晨間新聞的時段,以頭條方式報道這項訊息,NHK提到胡蕭見面極不尋常,是改善兩岸關係的第一步。

  日本讀賣新聞則説,“胡蕭會”是兩岸分隔以來,最高層級的會談。(張弛)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