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博鰲行釋兩岸經貿空間 海峽兩岸春意盎然

2008年04月08日 14:22:00  來源:
字號:    

  昨日,蕭萬長在臺北記者會上正式宣佈,他將以“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的名義率團赴海南參加本屆博鰲論壇,並表示根據過去參加論壇的經驗,預計此次有可能與出席會議的國家主席胡錦濤會晤。《南方都市報》今日刊載的社論指出,臺灣輿論對此高度關注,多認為“老蕭登陸”不僅是兩岸經貿的“溫度計”,更是對兩岸關係將有深遠影響。

  民進黨在臺執政時期,蕭萬長開始倡導“兩岸共同市場”,並籌組“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2005年,在具有歷史意義的“胡連會”上,國共兩黨將“優先討論兩岸共同市場問題”列入“五項共同願景”。雖然作為博鰲論壇的創始會員,蕭萬長從2003年起即連續參加年會,在此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之後,國民黨即將重新執政,蕭萬長在執政團隊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理念與主張很可能在相當程度上影響當局的兩岸經貿政策,此行的意義重大,承載著島內各界更多的期待。

  社論指出,過去幾年,在陳水扁當局的抑制下,“三通”未有實質進展,中國大陸贈送給臺灣同胞的大熊貓不能登島,中國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難以成行。兩岸關係的“冰封”,讓中國大陸經濟快速發展這一源頭活水無法有效注入臺灣,臺灣經濟持續低迷,競爭力不斷下降,面臨“自我邊緣化”的困境。在此次臺灣選舉中,經濟與民生議題成為主軸,國民黨的“經濟牌”取得奇效,甚至連民進黨在最後階段對“兩岸共同市場”採取“污名化”的策略也不能改變民眾的投票意願,即顯示出臺灣主流民意希望加強兩岸經貿交流,追求互利雙贏的趨向。

  如今的臺灣,經過陳水扁的八年浩劫,正是百廢待興。但是,“萬事莫如經濟急”,兩岸經貿必須儘快“解凍”、重新起航。蕭萬長將此次博鰲之行定位為“國際和兩岸經貿交流的平臺”,強調要借此機會把“善意與誠意轉達給對岸,增加雙方互信的基礎”,也表明瞭臺灣新的執政當局對時勢的體認。

  社論説,值得慶倖的是,借助過去幾年的高層會面與黨際交流,兩岸主流政黨已就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對話商談,優先解決兩岸經貿交流問題達成廣泛共識。這已經成為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基礎。在順利跨出第一步之後,兩岸經貿的空間會顯得無限寬廣。

  社論表示,很顯然,兩岸經濟關係的正常化將會是未來一段時間兩岸經貿合作的主調與方向。在兩岸關係即將邁向新階段之時,蕭萬長此次博鰲行,會給人們在探討兩岸經貿交流時提供新的視角與強烈的現實感,從而讓這個本質上屬於民間性質的論壇産生更為紮實的成果。更重要的是,經由此次兩岸高層的接觸,外界還將進一步感受到兩岸關係正在全面“解凍”、春天已到來的強烈訊息。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