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選舉已過 為何還看不到民進黨反省

2008年04月15日 09:46:00  來源:
字號:    

  臺灣領導人選舉結束已經快一個月了,民進黨全黨上下似乎還在選舉的氛圍之中,尚未看到真正反省的聲音。選前堅決表示,落選就退出政壇的謝長廷,不但以承擔改革責任之名繼續留任民進黨主席,且日前在參加該黨黨內北區檢討會時還強調,此次選舉,民進黨值得驕傲之處在所獲得的500多萬票,每一票都很乾淨,沒有一票是買來的;民進黨在選後展現風度,不像國民黨于2000年選後不服輸,持續抗爭。

  今天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對此發表評論説,姑且不論謝長廷是否有確實證據,來對外公開宣示所獲每一票都很乾淨。謝長廷在選舉結束近一個月後還在談選舉的事,其用意除了暗指國民黨財力雄厚,有買票嫌疑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告訴民進黨黨員,選舉敗選係非戰之罪,若民進黨員高度擁護,他將持續承擔責任,以推動民進黨的改革工作,或至少可以讓謝係人馬擔任黨主席,以利其繼續發揮影響力。否則他又何必嚴重食言而留任,又唸唸不忘其獲得500多萬的選民支援呢?

  社論表示,至於講國民黨2000年選後不服輸,就更沒道理了。8年前國民黨選輸並沒有不認輸,當時國民黨員抗爭的對像是李登輝,而不是選舉結果。准此原則,若民進黨不願展現風度,大可聚集群眾向陳水扁抗議,因為他8年的執政不力,被公認是此次敗選的主因,就如同8年前的國民黨員,不滿意李登輝讓連、宋分裂以致敗選的表現一般。只要選舉過程沒有發生足以影響結果的意外事件,承認選舉結果原本就是參與選舉的政治人物的本份,有什麼值得大講特講的,難道每次選舉一定要以抗議收場嗎?難道臺灣的選舉不應該愈來愈進步嗎?

  民進黨目前所面臨最重要課題,不是再去談上次選舉的事,而是要思考如何贏得下場選舉,否則怎麼對得起支援群眾呢?當然,沉浸在選舉氛圍中的民進黨人,不是只有謝長廷而已,該黨另一位天王陳水扁,也同樣以為選舉沒結束,否則怎麼會嘲諷蕭萬長在博鰲論壇開幕式坐的不是“元首”席而是“特首”席,讓他覺得很見笑呢!如此的發言使時空彷彿又回到選舉期間,他動不動就指涉別人不是在選“總統”而是在選“特首”。

  更何況陳水扁日前也證實他沒反對蕭萬長出席博鰲論壇,怎麼不過幾年的時間,就嘲諷參與論壇到如此不堪的地步呢?難道是因為當時他需要蕭萬長幫他拼經濟,就認為參與該論壇是值得的,如今他即將卸任,所以就極盡嘲諷之能事嗎?否則前後態度為何會出現如此的天壤之別呢?

  如果當初陳水扁好好運用蕭萬長來拼臺灣的經濟,不受意識形態左右,選民又怎麼會在最近2次的選舉拋棄民進黨呢?經濟牌被公認是決定了選票的最終走向,民進黨若要改革,就不要持續在臺灣的主體性上打轉。當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其本土化的努力就己經獲得選民的認同,再打本土牌的意義不大,唯有透過左右路線的不斷爭辯,才能發掘出一條最適合臺灣要走的道路。

  評論最後説,如果民進黨再不走出選舉的氛圍,選民不見得會給民進黨成為主要在野黨的機會。再有實力的在野黨,都有可能因為喪失改革的先機而淪為邊緣化的小黨。民進黨早日走出選舉氛圍,不僅對該黨的支援者,甚至對臺灣的未來發展都會有正面的意義。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