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軍諂媚爭寵風氣日盛 荒于實務難道不覺愧疚

2008年04月11日 10:49:00  來源:
字號:    

  最近臺灣“國防部”安排陳“總統”離任前的“國防巡禮”,準備以“千軍百將送統帥”方式,由各軍種安排全軍禮校閱相送。臺灣《聯合報》文章説,其實外界對此根本不用大驚小怪,因為過去八年以來臺灣軍隊在討好長官方面已經是爐火純青了。

  2000年五月第一次政黨輪替,臺軍給李“總統”送行,空軍中規中矩按軍人禮節辦理,但是到了海軍總部就別出心裁的演出了“百面軍旗”相送的鬧劇,隨後陸軍總部更是演出“千軍百將”相送。

  文章説,之後首開先例的海軍長官從此扶搖直上,於是開啟了臺軍諂媚爭寵的風氣,醜態百出完全不知為將者應具的格調。大家都專心於如何揣摩上意,至於戰備早已無人聞問。每年漢光演習的兵棋推演完全是為政治服務的大秀,而實兵演習則更是頻頻出醜。這樣的軍隊還需要敵人嗎?

  文章批評指出,就是因為高級將領的諂媚,才讓政客們徹底的看不起而予取予求,這就是鐽震案發生的根本原因。“國防部”日前公佈鐽震案調查結果,認定沒有發現有不法情事。此充分顯現“國防部”過去八年來已經被徹底馴化,呈現不知認錯的傲慢。

  試問,“國防部”出資成立一個不受民意監督的公司,但卻擁有軍工合作“分配”的大權,合法嗎?

  於是高雄一家一向與扁當局關係密切以造船為本業的公司突然“適時”的增加有關航空器零附件與維修的營業項目,這是巧合還是有計劃的要吞食反潛機等軍工合額度,與爾後長達廿餘年維修的大餅?試問,“軍備局”的高官就如此不避嫌的陪同法國生意人專訪前述的造船廠,並幾乎已經“敲定”大批的新船未來就在該廠建造,難道不知道高雄港還有中船與中信等造船廠,為什麼單獨指定這一家?

  文章説,以一個可以不受民意監督的公司偷偷的與其他各國接洽軍備的買賣,就必然會産生不可知的弊端,這和當年“拉法葉案”的汪傳浦有何不同?我們在“拉法葉案”所吃的虧還不夠嗎?如果“國防部”説沒有發現有不法情事,請問,“國防部長”與“總政戰局長”又為何匆匆離職?

  “國防部”的官長們,荒于戰備實務已久,難道不覺得有一絲慚愧?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