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毫無政績經濟慘澹 民進黨價值何在?

2007年12月28日 14:2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就在人有價值取向。價值取向是什麼?説白了就是一種社會意識,就是根據你自己的需要,去判斷一個東西有沒有價值,有多少價值的一種觀念。

 

人是如此,一個社會,一個政黨更是如此,如果價值一致、價值明確,士氣人心自然伸張;而欲達到此境地,又必須領導人能夠呼應需求、彰顯良善;説服大家相信所有人都是站在主流價值上的。如此,社會能有信仰中心、社會能有是非標準,領導人也才無愧於其責任。

 

如今的臺灣,拜民進黨的折騰所賜,民眾從老到小都在自保,沒時間去倒扁,沒時間參加“立委”候選人造勢活動,能夠做的,是排隊爭取資源。政治一片混亂,經濟一片慘澹,曾經的“寶島”,已經烏煙瘴氣。

 

據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文章説,以蔣家兩代領導人為例,他們功過參半;但至少都深知,明確價值、樹立人心的重要性。倫理、民主、科學,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嗎?難道今生後世,能夠推翻它們?經濟繁榮、教育普及,不是兩代領導人和臺灣民眾,一步一步努力來的成果嗎?難道是天下掉下來的禮物?這些價值、這些需求,真是歷史清算,就能完全否定的嗎?試問:今天臺灣的價值何在?一階段、兩階段之爭,有何需求呼應?民進黨“去蔣去中”、圍籬遮銅像,彰顯了什麼良知?在島內找敵人,真能統一人心?每到選舉,操弄“公投”,又能明確何種價值?這些疑問,無一能解,只剩陳水扁還在誇誇其談“轉型正義”;實際只破不立,何型可轉?一切投機取巧,散佈謠言,搞得烏煙瘴氣的政局又何來正義程式?這就是為什麼愛臺灣三個字,越來越成反諷意味的緣由。

 

今天的陳水扁、民進黨,只知死抱意識形態、死抱著逝去的亡靈,表現的是政治日漸虛幻、慘澹表現的是人民的日益不滿,表現的是島內經濟的蕭條。既無能滿足民眾需求,更茫然于臺灣的價值。不要説治理無方,連搞個革命都屬虛有其表;圍籬遮銅像,外頭補補貼貼血淋淋的殺戮畫面,除了羞辱、醜化、撕裂、威脅之外,老百姓生計何在?自由民主進步何在?沒有價值,只剩污穢,誰又願意去愛這樣的臺灣呢?誰又願意支援這樣的政黨呢?人民還能忍受多久呢?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