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藍綠對陣形態詭異 執政黨與在野黨角色錯亂

2007年12月05日 13:22:00  來源:
字號:    

  “二二八事件及戒嚴時期政府違法責任追究特別條例”草案的糾葛引發藍、綠再度對立,類似的事件都是由民進黨出招,國民黨接招,扮演挨打的角色,諸如“討黨産公投”、“入聯公投”等,都是民進黨打選戰的戰術,雖然國民黨也一樣提出“反貪腐公投”、“返聯公投”與之對陣,可是從一階段領票與二階段領票的對峙可以看出,國民黨是運作讓“公投”案過不了關,很顯然的,其所提出的“公投”案只是虛晃一招而已,不是真正要推出“公投”。

  臺灣《蘋果日報》今天刊文表示,由藍、綠對陣的形態觀測,執政黨不像執政黨,倒有點像在野黨,而在野黨也不像在野黨,其運作形態好像還在執政中。

  找出易有共鳴議題

  在野黨的特色是缺乏政治資源,比較不容易發揮組織戰,然而其優點是沒有執政的包袱,容易打擊執政黨的弱點。在野黨並沒有背負施政的責任,當然不必花精神在施政的戰略上,因而要集中精力在選舉戰術上,找出容易與選民共鳴的議題出擊。執政黨正好相反,由於掌握政治資源,所以容易發展人脈,但因為背負執政包袱,被攻擊的面相當大,在戰術上比較不容易發揮,所以活動的重點要放在長時間的施政戰略上。

  文章指出,國民黨下野後,缺乏政治資源,可是沒有轉型,缺乏與民眾共鳴的議題,仍然以人脈為選戰主流。地方選舉人脈還能發揮功能,可是在全島性的選舉,人脈的影響力降低,本來應該找出能與選民共鳴的議題出擊,可惜其政治生態好像還在執政中,不只缺乏與民眾共鳴的議題,還背負舊國民黨的包袱,連發生在數十年前的“二二八”事件及其他白色恐怖案件還繼續扮演民進黨的“吸票機”,到了選舉季節,民進黨只要提出來炒一炒就有選票入帳。國民黨若能將舊國民黨時代的包袱丟棄,就海闊天空,可惜他們的心態好像還在執政中,抱著以前留下來的包袱扮演箭靶,“總統”選戰當然倍感吃力。

  靠意識形態獲選票

  民進黨執政將近八年,掌握行政資源,應該很容易發展人脈,並做長期性執政的規劃,所以應該有長遠的戰略思想,可是民進黨一直停留在選舉的戰術上,對臺灣、綠營、民進黨的發展並不用心,扮演在野黨的角色,有人戲謔的説,民進黨一年365天,好像天天都在選舉,還未進入執政的階段。執政的民進黨人脈的進展有限,依政壇慣例,這種政黨很快會下野,只是運氣好的民進黨正好碰到笨國民黨,抱著舊國民黨的包袱當民進黨的箭靶,選舉時民進黨就是依賴意識形態而獲得選票。

  文章最後表示,黨外時代,只要黨外人士辦演講會,就有人山人海的聽眾,到場的聽眾又會將資訊傳播出去,對選戰影響相當大。政治民主化之後,由於資訊發達,民眾透過媒體就可獲得很多消息,對演講會已不感興趣,可是每到選舉,民進黨還是沿用黨外時代的習性,以演講會為主流,只是大多數群眾並不是來聽演講,而是被動員出來的,對選戰毫無幫助。從各種角度看,民進黨還真像在野黨。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