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中選會”獨立前 領投票爭議只好協商化解

2007年11月29日 10:56:00  來源:
字號:    

  “公投”、“立委”選舉一階段、二階段投票問題,表面上是法律問題,但背後牽涉的則是選舉公正性的基本民主問題,臺灣《中國時報》特稿文章建議,爭議雙方實應從“憲政”的高度,好好坐下來協商解決。

  文章認為,就法論法,“中選會”可指揮縣選舉委員會辦理“立委”選舉及“公投”事項,但是“中選會”作出一階段領投票決定,卻不宜以單純的選舉事務看待。

  第一、“中選會”強勢通過一階段領投票前,徵詢地方意見,多數地方都主張二階段投票。

  第二、“中選會”認為二階段會有“妨害投票秘密罪”問題,但此次藍綠皆提“公投”案,因此不會如二○○四年一樣,領“公投”票者有暴露綠營支援者身分之嫌。

  第三、就投票動線而言,“中選會”的“分桌領票、一次投票”,確實較易發生投錯票的狀況;相對的,二階段投票,先領投“立委”票後,再領投“公投”票,投錯票的可能性較低。

  第四、民進黨人士都不諱言,“一階段領投票設計,有利公投過關,藍營杯葛,就是怕黨産公投過關”;但是,“公投法”既有半數公民出席投票的門坎限制,就是確保有夠多的人民願意改變法現狀,以避免法律不穩定狀況。這樣的門坎限制並非臺灣獨具,英國等民主國家也有。

  “公投”提出後,過或不過都是人民自由、民主的選擇,既有門坎限制的存在,“中選會”設計就必須尊重這樣的精神,而不是以投票動線來促成“公投”案通過。

  文章進一步指出,最根本的問題是,“中選會”的獨立性備受質疑,沒錯,五十多年來“中選會”都是黑機關。但是,二○○四年黃石城擔任主委時代,他至少還盡可能折衷各方,但是現在的“中選會”,陳水扁總統卻是如臂使指,“公投綁大選”在“中選會”尚未開會討論前,陳“總統”就都已公開主張。在“中選會”認為不論一階段或二階段,都是有效票後,陳水扁一句不能“一島兩制”,“中選會”立刻態度改變。

  文章最後表示,民主最關鍵的前提,就是選舉的公平性,這是為何任何民主社會的選舉委員會都必須是獨立機關的原因,在臺灣的“中選會”尚未能真正“獨立”前,這場一階段、二階段投票爭議,還是應協商解決。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