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選舉成賭場 臺灣政客的姦巧無人能敵

2007年11月07日 11:20:00  來源:
字號:    
  



選舉成政客賭場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提出“大赦臺商”三大利多,將取消企業赴大陸投資上限之後,陳水扁立即回應“在他任內不可能”,並宣稱謝長廷當初也認同此項政策,不僅形同公開給謝長廷一記耳光,也使這項政策利多變成一日政見。 

  謝長廷日前指出,如果他當選“總統”之後,將研擬十八至二十四個月的非法大陸投資的大赦期,引導以往外流的資金回流,並把目前高達四十%的遺産稅及贈與稅降至十%以下;企業投資中國大陸凈值四十%的限制,也將改採個案審查。儘管只是還未兌現的政見,但提出之後,股市立即由黑翻紅,足見這對臺股確實是利多。 

  社評説,毫無疑問,謝長廷此刻提出兩岸政策,主要是展現他向中間靠攏的企圖,問題是,陳水扁二零零零年當選後,也曾開出兩岸經貿“積極開放”的支票,更曾承諾二零零四年底“三通直航”,但在幾年過去,所有兩岸開放政策都成泡影,如今謝長廷再打兩岸開放牌,選民要怎麼相信“陳水扁做不到,謝長廷就可以?” 

  再者,謝長廷批評這項政策不合理,認為應改採個案審查,但陳水扁明白指出他當初宣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政策時,謝長廷是“行政院長”,謝長廷就已認同這項政策,而且謝長廷在民進黨內初選期間和選後,也認為40%上限不應開放、鬆綁,換言之,謝長廷當“行政院長”時認同,在初選時也支援的主張,不到半年的時間,態度就突然一百八十度轉變,謝長廷難道不該給人民一個交待嗎? 
 
  社評認為,就政策內容來看,馬英九與謝長廷雖然都主張鬆綁企業大陸投資上限,但馬英九的鬆綁是全面性的通案,對大陸投資只管關鍵技術而不管資金,讓臺商將低階技術移轉大陸後,研發及關鍵技術仍然“根留臺灣”;而謝長廷卻要“個案審查”,也就是當局掌握臺商的生殺大權,放不放行,全由當局個案判斷,比起現在40%上限的通案,反而更加退步! 

  更重要的是,就算謝長廷如此有但書、附加條件的鬆綁,陳水扁都公開放話反對,我們又怎能寄望半年之後,“臺獨”基本教義派的壓力就會轉弱?就算謝長廷那時當選,難道他就能貫徹自己的主張?事實上,近五、六年來,許多大型企業不斷向民進黨高層反映要求解禁,所有的財經會議中,也幾乎都提出開放的結論,美僑商會及歐洲商會更每年提出建議,但五、六年來,從沒見到民進黨當局任何善意回應,如今謝長廷再把它當成競選支票,還要企業界“再等半年”,試想,企業界會相信嗎?難道他們都是笨蛋嗎? 

  社評説,總之,陳水扁戳穿了謝長廷的謊言,固然使謝長廷難堪,讓他的政策利多變成一日政見,卻也使全民了解謝長廷是如何姦巧,比起翻來覆去,毫無誠信的陳水扁,謝長廷顯然不遑多讓,從“憲法一中”、兩岸直航,到現在的鬆綁登陸限制,謝長廷不斷製造他比較務實開放的印象,但一遇壓力,他又連忙否認或者退縮,如今舊戲重演,再度證明謝長廷只不過是投機份子,無怪企業界對他提出的政見,完全不抱信心,顯然,除非選民還不覺悟,還甘願繼續受騙,否則,就只有趕快把陳水扁和謝長廷之流趕下臺,如此臺灣的經濟才有出路,老百姓也才有活路,兩岸也才能和平。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