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改裝瓦斯車進展緩慢 節約能源豈可掉以輕心

2007年10月31日 13:58:00  來源:
字號:    

  臺灣“經濟部長”可説是戴罪立功。面對朝野“立委”要求“凍漲”壓力,他脫口而出,“何不大車換小車?”引來一片撻伐,譏為新版“何不食肉糜?”自稱其3.0排量的座車為“小車”,又讓所有的大官羞以座車示人。臺灣《經濟日報》今天刊載社論指出,正是這樣戲劇性的高潮,赫然令大眾注意,我們這個嚴重缺油的地方,竟沒有一點節用汽油的觀念;當局官員固然競坐耗油大車,其他國家行之有年的以瓦斯車替代汽油車的政策,我們也瞠乎其後。因而萬綠叢中一點紅的“環保署長”瓦斯座車,立刻加上光環,也給他一個難得的宣揚瓦斯車的機會。

  要説我們不知瓦斯車能節用汽油且大幅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真是厚誣前人。早在十年前當局即開始推動更為環保的LPG瓦斯車,而且在2001年之前,還補助改裝費5萬元的半數;其間並蒙若干後進國家如印度、土耳其等來臺取經。只是如今包括日本、印度等,許多國家都已獲得極高成效,如日本,全部計程車都改裝為瓦斯車;但我們這個先驅者卻在原地踏步,總共只改裝了1.2萬輛,能不令人汗顏?

  社論認為,我們的環保車之所以如龜兔賽跑,遠遠落於人後,當局要負全責。在這十年之中,除了一度補助一半改裝費之外,當局幾乎沒有做任何該做的事。改裝瓦斯車節省用油兼顧環保,外部利益極大,而個人私利較小,面對的阻力則遠為巨大。

  頭一個阻力,就是到何處去加天然氣?對一般人而言,每天開著車子四處奔忙,一時油盡,隨處可找到加油站解燃眉之急;但一時氣盡,四顧茫茫,不知何處加氣,將走投何方?即使是油氣雙燃料車,無處方便加氣,則花了數萬元改裝的苦心,也完全白費。

  這樣的道理,稚子可知。但推展了十年,全臺總共只有19座加氣站,平均一個縣市還分不到一座;這不是擺明瞭高喊環保節能的官員只是在虛應故事,一點也沒拿推展LPG車當一回事做!業者慨嘆,當局裝模作樣提出種種補貼措施,還不如開放設置加氣站,讓業者積極設點為瓦斯車服務,從根本解除民眾改裝瓦斯車的最大障礙。

  社論指出,除了加氣不便的客觀障礙,改裝瓦斯車還有一個重大的主觀障礙,那就是對其安全有所疑慮,又擔心改用瓦斯,汽車爆發力不足,影響性能。就安全而言,日本計程車全用天然氣,卻罕聞因而發生意外、釀成大禍;臺灣迄今瓦斯車數也逾萬,亦不曾聽説任何安全方面的事故。這顯然是以訛傳訛,而當局部門又未努力宣揚正確資訊之過。

  至於爆發力問題,早期固有之,但在目前較新型的“多點噴射”系統下,動力幾無差異;而且,就油氣雙燃料車而言,一旦需要較大馬力,切換汽油亦能滿足所需,反不如加氣無門令人煩惱。

  改裝瓦斯車一事,“環保署長”極力強調,每月能省油錢數千乃至上萬;但個人私利事小,臺灣、全球事大。近來石油價格猛漲,三年前還不過每桶25美元,三個月前已直竄77美元,前天更突破93美元大關,直有上看百元之勢。目前的狂飆,固然與中東情勢不穩,以及國際投機熱錢炒作等短期因素有關;但全球油源有限,而人數高達50億的落後國家正力爭上游,每人所得急增,耗油量也要迎頭趕上美歐等先進國家。因而石油需求在十餘年內將會以十倍左右的速度暴增,這就會使石油短缺成為長期問題,而百元油價只會是一個起點。因此,就我們這個石油完全仰賴進口的地區,節用石油就成為生死攸關的第一等大事,豈可像過去十年這樣嘻皮笑臉,敷衍兒戲!

  同時,地球暖化問題,近來鬧得沸沸颺颺;儘管其成因仍略有爭議,但溫室氣體排放則早已成眾矢之的。臺灣向以製造為本,朝野又對節約能源掉以輕心,因而我們的每人平均排放量早已不可小覷;一旦如《京都議定書》等約制排放量的行動更加激烈,我們亦將首當其衝。

  因此,社論指出,改裝瓦斯車看似小事,其影響實極巨大;而且,以管窺豹,對於公私兩利的改裝瓦斯車當局尚且推拖泄沓至此,則其他必須節私以利公的抑制溫室氣體排放與節用能源的工作,必更困難重重。我們的人民就其撙節開銷的理性,與愛護地球的熱情而言,絕不落於人後;但有一個尸位素餐、敷衍兒戲的當局,民眾于殘害地球之餘,還將自絕生路,我們又奈其何!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