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新報:體育也要扯上政治 奧運聖火入臺破局

2007年09月21日 14:36:00  來源:
字號:    

 
  奧運聖火登臺的談判破裂,讓這次屬於中國人的北京奧運留下了遺憾。
  

  臺北中華奧委會今天上午舉行了新聞發佈會,宣佈奧運聖火登臺的談判破局。香港《新報》今天發表社評,批評陳水扁的不擇手段,讓奧運留下遺憾。

  明年北京首次舉辦奧運盛會,可是兩岸就奧運聖火傳遞的談判卻一波三折,昨日是談判的最後期限,雙方依然談不攏,臺北當局指摘大陸方面臨時提出新的條件,北京則指談判出現僵局,是臺北出於政治考慮橫生枝節。雖然臺灣民眾渴望聖火入臺,本來應該奧運歸奧運、政治歸政治,但以目前兩岸關係緊張、阿扁不擇手段煽動民粹的形勢,看來奧運聖火進入臺灣傳遞的機會渺茫。聖火不能入臺對08奧運的順利舉行不會造成任何影響,但畢竟給這次奧運留下遺憾。

  兩岸就奧運聖火入臺傳遞事宜進行長達半年多的談判,雙方第一個爭議是聖火進出臺灣的安排,北京方面排出澳洲、日本、韓國、越南、臺北、港澳的路線圖,臺北方面則要求外國進、外國出,要凸顯臺灣是“外國”。經過一輪爭議,本月6日中國奧委會宣佈臺北是22個“境外”奧運聖火傳遞城市之一,令這一爭議出現轉機。據臺北中華奧委會方面透露,聖火來臺已確認三點:一是必須有聖火點燃儀式,120人參與聖火傳遞,每人跑200百公尺,聖火在臺傳遞路程總共24公里;二是聖火傳遞必須有慶祝儀式,依各地文化特色舉辦;三是聖火傳遞過程只能出現國際奧會規定的四種與奧運有關的旗幟。

  該報指出,問題就出在聖火“傳遞過程”的定義。北京方面指今年二月北京奧組委與臺北方面達成四點共識,其中第四點是聖火在臺北傳遞時,中華臺北奧委會有義務協調相關方面,承諾在聖火接力過程中不使用不符合國際奧會執委會相關規定的旗、徽、歌。北京指摘臺北方面推翻上述共識。

  中華臺北奧委會主席蔡辰威一語道破問題的癥結:聖火到底能否來,最大的問題是(兩岸)雙方沒有互信基礎,“如果合約寫得很詳細,雙方政府絕對無法接受;寫得模糊,雙方互信基礎又不夠,這樣的約怎麼簽的下去?”蔡辰威還暗示另有難言之隱,他表示只能保證聖火傳遞隊伍不會出現相關的旗、徽、歌,但對路邊民眾自發性的行為,臺北奧委會難以規範。

  問題就出在這裡。阿扁和民進黨正不顧一切後果推動“入聯公投”,假若聖火來臺,阿扁勢必利用機會,將聖火傳遞路線沿途變為代表“臺獨”的綠色旗海,將一場體現奧運精神的聖火傳遞,變成向國際社會鼓吹“臺獨”、“入聯公投”的政治舞臺,變成為民進黨大選拉票造勢的政治秀。到時如果北京抗議,阿扁大可辯解説,我們在聖火傳遞隊伍中並無違規,臺灣是民主社會,民眾有表達訴求的自由。這當然是臺北奧委會所無法控制的,也是蔡辰威的難言之隱。

  根據臺北陸委會最新民調,高達七成三民眾認為民進黨當局應與大陸協商,讓奧運聖火可以來臺傳遞。可是,民進黨當局政治挂帥、選舉第一,要求民進黨當局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看來並不太現實。

  該報總結,假若奧運聖火來臺無助於“臺獨”造勢,甚至有可能喚起民眾的中國心、中華情,臺北奧委會想得到阿扁的同意,很難了。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