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不再尋求更疊敘政權 特朗普中東政策漸明

2017年04月06日 09:49:00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3月31日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和國務卿先後表示:“美國不再以敘利亞總統巴沙爾下臺為優先考慮,將與俄羅斯等國合作推動敘問題政治解決”,“巴沙爾的去留將由敘人民決定”。

  美如此鮮明地調整對敘政策,原因如下:一是在競選總統時,特朗普就批評過去的政府在中東推行“政權更疊”政策是得不償失的。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花了6萬億美元,沒給美帶來好處。二是當下推翻巴沙爾沒有現實的可能性。在俄羅斯、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的支援下,敘政府軍轉守為攻,收復第二大城市阿勒頗,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巴沙爾站穩腳跟。三是沒有敘政府軍發力,僅靠俄、美的空襲以及庫爾德人武裝和反政府勢力,不可能最終挫敗“伊斯蘭國”。四是巴沙爾的去留問題一直是敘政治進程無法取得進展的關鍵。美態度改變將促使反對派放棄要求巴沙爾下臺的強硬立場,推動政治解決進程。

  特朗普的中東政策逐漸明朗。一是,不再熱心於“政權更疊”政策。二是,強調反恐。特朗普政府3月份向敘增派400名海軍陸戰隊員,使美在敘軍力增至900人。不久前,美、俄、土(耳其)三國參謀長在土會談,協調在敘的軍事行動。3月29日,土宣佈結束在敘北部的軍事行動。三是,更加偏袒以色列。美不再堅持以“兩國方案”推動巴、以和談;對以擴建定居點態度曖昧; 揚言要把美駐以使館遷往耶路撒冷。這引起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國家的不安,而以色列因此更加有恃無恐。四是,對伊朗態度更加嚴厲。特朗普在競選時就嚴厲批評“伊核協議”,執政後因伊朗試射導彈而加強對伊制裁,稱伊朗是最大的恐怖主義國家。雙方在霍爾木茲海峽軍事對峙。五是,改善與傳統盟國沙特、埃及的關係。

  有人認為特朗普重視反恐,中東已成為他外交的“當務之急”。也有人斷言,特朗普將進一步從中東脫身。對這兩種看法,筆者不敢茍同。筆者認為:首先,特朗普政府雖然宣佈不再使用“亞太再平衡”一詞,但不會改變全球戰略重心向亞太轉移的決策。其次,中東對美的重要性降低,美在中東反恐方面會加大力度,但美無意,也無力全面增加對中東的投入。再者,美在中東仍然有些利益需要維護,美對中東放不下,離不開,更不會將其在中東的主導地位拱手相讓。

  展望今年中東局勢,幾大熱點問題可能有所降溫,但難以實現和平與穩定;爆發突發事件或動亂激化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幾率不大;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維護穩定是多數地區國家的當務之急。

  (安惠侯 作者為中國前駐埃及大使)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