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南海行為準則”談判有望破局

2017年03月22日 07:56: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新年以來,南海局勢出現新的可喜變化。

  年初,《中國的亞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書發表,清晰地表達了中方要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早日達成“南海行為準則”的意願。

  1月和2月,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兩次在不同場合表示,今年中國和東盟在南海問題的工作重點是,繼續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力爭今年上半年內儘早擬定“南海行為準則”框架草案。

  上月中,作為東盟輪值主席國,菲律賓首次舉行東盟外長非正式會議。菲律賓外長亞賽在會後的記者會上表示,東盟將與中國共同設計“南海行為準則”框架,希望在今年6月之前完成此項工作。

  上月底,由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同參與的第19次落實《宣言》工作組會在印尼巴厘島舉行,各方就落實《宣言》、推進海上務實合作及“南海行為準則”磋商相關議題交換了意見。

  顯然,“南海行為準則”框架的草擬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對上半年完成此項工作,有關各方信心滿滿,志在必得。南海形勢的變化來自不易,是中國和東盟共同努力的結果。

  “實踐出真知”。經過幾年博弈和鬥爭,相關國家已認識到,域外勢力介入不可能給南海帶來真正的和平與安寧,只能給地區穩定製造新難題,損害中國與東盟國家利益。這一認知為制定“南海行為準則”提供了重要的動力。

  中國與菲律賓關係轉圜,是南海局勢“降溫”,進而推動制定“南海行為準則”的關鍵因素。去年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上任後,一改前任在對華交往上採取對抗做法,選擇了對華友好的政策。中國給予積極回應,中菲就全面改善發展兩國關係達成重要共識。中菲關係的華麗轉身,以及中國與馬來西亞和越南等國達成的有關解決南海爭端的共識,標誌著南海問題重回對話協商解決的正確軌道,也為中國與東盟進一步合作,制定“南海行為準則”掃除了障礙。

  “南海行為準則”將為維護南海和平穩定,開啟爭端和平談判提供制度保障。儘管《宣言》強調,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南海有關爭議;在爭議解決之前,各方承諾保持克制,不採取使爭議複雜化和擴大化的行動;並本著合作與諒解的精神,尋求建立相互信任的途徑,但是由於《宣言》不具有法律效力和約束力,違反《宣言》的行為時有發生,造成局勢劇烈動蕩和緊張。“南海行為準則”,是要為南海各國立規矩,定規則,確定具有法律效力和約束力的行為規範。這不僅有利於南海的長治久安,也將促進亞太地區安全與合作架構的建設。

  當然,有些域外國家依然試圖攪亂南海局勢。日前,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抵達南海,執行巡邏任務。這是美國海軍在一個月內第二次在南海高調亮相。日本也是小動作不斷,日本政府已經確定將向東盟國家無償提供陸上自衛隊二手運輸車等等。但是,除了刷存在感外,域外國家的搗亂掀不起波瀾,撼動不了南海局勢的大勢。

  當前,南海局勢正在向好和穩定的方向發展。中國和東盟制定“南海行為準則”的決心不可阻擋,僵持十多年的“南海行為準則”談判有望破局。(作者是前駐外大使、環球網特約評論員)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