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與特朗普握不握手已成為重大命題

2017年03月22日 07:47: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3月17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白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默克爾以德國領導人和歐盟領袖的雙重身份赴美,肩負著與美就雙邊和跨大西洋關係交換意見的雙重使命,還要就許多重大國際問題協調立場,主要是想勸説特朗普總統鬆動或改變立場,任務不輕。

  歐盟對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事前不看好,事後不看重,心情十分複雜。特朗普當選後,報道稱默克爾“極不情願”地把早已擬好的致希拉裏賀電改為致特朗普賀電,而且擱了好幾天才發出。特朗普就任前接受德國和英國媒體聯合採訪,毫不掩飾對歐盟的輕蔑立場,既稱北約業已過時,更高調要求歐洲各國為美國支付保護費,批評歐盟就是為與美國競爭而成立的,且已淪為德國的工具,現已不具價值,英國脫歐是大好事等等。德國2015年對中東難民開放邊境是犯下了“災難性錯誤”,使德國人民成為難民群體性襲擊的目標,新年變成了一場災難,“你們好好想想!”

  法國總統奧朗德稱歐美關係已進入“不確定期”,德國前外長菲舍爾説特朗普當選的“最大受害者是德國”,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在去年12初歐盟峰會期間更説“美國政府換屆在全世界造成的新地緣政治局勢”是歐盟需要面對的“主要外部威脅之一”。默克爾和奧朗德多次強調歐盟不干涉美國事務,希望美國也不要干涉歐洲事務。

  特朗普對默克爾態度的轉變有一個過程。2013年和2015年,默克爾兩度被《時代週刊》評為年度人物,特朗普先後發表評論,第一次説默克爾作為德國總理幹的漂亮,年輕人失業率創歷史最低記錄,財政上則獲得了巨大盈餘。第二次話鋒一轉,説“雖然我是最大的熱門候選人,《時代週刊》永遠也不會評我為年度人物,他們更傾向於毀了德國的那個人”。

  歐盟對歐美關係發展前景心存忐忑,對默克爾訪美成果不抱太大希望。歐盟輿論認為,默克爾與特朗普互無好感,正如現在歐美之間互無好感一樣。歐美不只是在北約問題上,而且是在幾乎所有問題上都存在分歧。默克爾是在跨大西洋關係處於史最困難時期訪美的。希望沉穩持重喜怒不形於色且擁有極大權力的默克爾總理和喜怒無常脹氣暴躁爭議不斷的特朗普總統本次會晤,能使歐美關係顯現“有趣的活力”。默克爾作為堅定的自由貿易派,將會與具有強烈保護主義色彩的“美國優先”總統有一番激烈交鋒。默克爾期待隨行的西門子和大眾公司總裁等人“解釋德國投資將會為美國創造多少就業機會”,以便“能夠幫助創造一種良好的討論氣氛”。大眾汽車公司還將回答特朗普關於向該公司在墨西哥生産的汽車加稅問題。德國提前放出話來,若美國執意對德國汽車徵收重稅,德國將會採取一系列反制措施。默克爾行前不願透露會晤內容更不願預測會晤結果,白宮方面只回應説兩國領導人將在可以合作的領域進行討論。

  默克爾將於今年7月主持在漢堡舉行的G20峰會,奧巴馬曾就美國承擔的多邊義務有明確承諾,而特朗普恰在這方面明顯後退,她將向特朗普強調國際合作和發展援助的重要性。特朗普已明確表示美國雖仍會重視北約,但首先是歐洲盟國要提高軍費,還要把“欠美國的錢還上”。美國至今仍未確定對俄政策,特朗普還説要向默克爾請教與俄總統普京發展關係的“經驗”。歐盟對美改善與俄關係的動向極為關注,唯恐遭美拋棄。在去年12月初做出對俄制裁延長半年至今年7月底的決議,意在拉住美國。默克爾是虔誠的環保人士,巴黎氣變協議被歐盟視做重要外交成果,將向特朗普力陳利害。在向全球推行西方民主價值觀問題上,歐盟提出要堅定阻止美國立場倒退。特朗普當選後,默克爾即提醒美國關注“民主、人權及所有不同膚色、信仰、性別、政治傾向者的尊嚴”等問題。雖然在許多問題上立場有異,默克爾稱她仍抱著樂觀心情前往美國,“無論如何,當面會談總比背後議論要好”,“這是我此次美國之行的指導思想,我期待著這次訪問”。

  特朗普就是不與默克爾握手,默克爾一臉尷尬。種種跡象表明,歐美芥蒂仍深。特朗普和來訪的外國領導人握手的鏡頭將留給歷史。特朗普與英國首相特麗莎梅會晤後“熱情手牽手”步出白宮,後來的來訪者都沒有享受過這種“牽手禮遇”。特朗普曾緊握住日本首相安倍的手久久不放,安倍掙脫後一臉尷尬並做起身離去狀。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巧妙地避免與特朗普握手,從而避免了受辱和難堪。現在輪到德國總理默克爾了。德美兩國領導人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談結束後,記者們不斷要求他們握手以便留下歷史瞬間。默克爾向特朗普伸出手去,特朗普不知是故意還是無意,竟然沒有理會。記者的錄音是:默克爾對特朗普説:“你能握一下我的手嗎?”沒有回答。默克爾頓時一臉慍色。敏感的記者們捕捉到了特朗普的輕蔑之情,認為這個場面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德國總理與美國總統之間“潛在的緊張關係”。“歐洲人不是看不起我嗎?我卻連看你一眼都懶得看。”

  在隨後的例行記者招待會上,外界只看到了幾個短暫的鏡頭和對話。特朗普説:“我向默克爾總理重申了對北約的堅定支援,同時重申北約盟友需要全部支付防務所需的費用。”一般認為,後一句才是特朗普的真實用意,即歐洲盟國必須付費,而且把以前的欠賬都要補上。默克爾則重申以前的承諾,説德國將逐步增加軍費開支,至2024年達到佔GDP2%的水準。去年的軍費已比前年增加了8%,還將繼續增加。在貿易問題上,特朗普稱自己不是孤立主義者,主張自由貿易和公平交易,現行的自由貿易原則導致了許多壞事,如債務和赤字等 。特朗普的“公平交易”指的就是德國,還批評德國操縱匯率使美國吃了大虧。這是默克爾最不願聽到的,只説希望重啟歐美貿易談判。特朗普還調侃説他與默克爾都是電話竊聽的受害者,意指奧巴馬時期歐洲多國領導人電話被中情局竊聽,以及奧巴馬在總統競選期間派人對他進行電話監聽。默克爾未予回應,因為不好回應。

  歐洲輿論指稱,默克爾在聯合記者招待會的眼神明顯透露出對特朗普各項政策的“憂傷”之情。兩個西方大國在幾乎所有問題上的分歧仍然存在,最大的分歧仍是跨大西洋戰略盟友關係即北約問題。美國副總統彭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表態遠不能使歐盟放心。

  各國領導人今後與特朗普會晤時“握手還是不握手”,已成為一個重大命題。(作者孫海潮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歐洲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