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勞木:樸槿惠掩蓋不了其哈日媚美本相

2016年11月30日 10:15:2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樸槿惠為什麼不肯下臺?凡關注韓國政局的人,一直在作如此發問。因為有太多理由她早該下臺走人,沒有任何藉口繼續留在總統的位子上。她的民意支援率已跌破4%,要求她下臺的群眾遊行示威動轍上百萬人,“樸槿惠必須下臺!”幾乎成為全韓民眾的共同心聲。她早已成為全民的棄兒,完全失去執政的民意和政治基礎。但是她就是不肯下臺。

  11月29日,樸槿惠在青瓦臺發表第三次對國民談話,表示將交由國會決定縮短總統任期等去留問題。但人們仍然會問,她為什麼自己不提出辭職下臺,而把自己的去留推給國會?

  對樸槿惠的戀棧行為,28日,《韓國時報》的文章給出兩點解釋:一是近來大規模民眾示威,嚇唬不了她。父親樸正熙在總統任內就充滿了全國抗爭運動和血腥鎮壓,她從小就見識過些街頭抗爭,她的父母又都死於暗殺。這就是説,樸槿惠經歷過大風大浪,對這種燭火示威和推著嬰兒車的遊行,壓根不放在眼裏。

  文章指出的另一點是,除了用人失察,“樸槿惠不覺得自己有錯,還覺得大企業虧欠她。”她父親當總統18年,這期間,韓國出現“漢江奇跡”,韓國的大企業都是在他的卵翼下發展起來的。在樸槿惠看來,即使有企業對她有所表示,也是應該的。而且,她認為自己是清白的,沒有貪腐行為。

  面對全社會的憤怒,樸槿惠有時採用“隱身”策略,躲進青瓦臺,幾乎停止公開活動;有時又試圖“轉守為攻”,譬如,原以為她會缺席下月在日本舉行的中日韓峰會,但18日在家,總統府發言人宣佈,樸槿惠屆時將出席,以顯示自已仍握有總統權力。

  就在這風雨飄搖中,樸槿惠迫不及待地幹了兩件事,對抗國民,挑戰鄰國。在韓國宣佈重啟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後僅27天,樸槿惠就于11月23日簽署了該協定。這個被韓國百姓罵為“賣國”的協定,對東北亞局勢將很具破壞性,威脅中俄戰略安全,為構建“亞洲小北約”起搭橋作用。另外,她執迷不悟,為部署薩徳系統不余遺力,聲稱要在自己任期內看到成果。

  她的這兩個舉動,為美日効力的目的很明確,暴露其媚美哈日的本相,也印證了她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父親的政治基因。

  其父樸正熙是朝鮮籍日本軍人,日本名字叫高木正雄。他畢業于日本軍官學校,授少尉軍銜,被編入日本關東軍。1945年隨部隊“清剿”抗日武裝力量,因作戰有功晉陞為中尉。日本投降後朝鮮籍軍人大多沒得到清算,樸正熙算是一個。朝鮮戰爭爆發,樸正熙攀上美國,一路高升。1961年他發動軍事政變,一口氣連幹好幾任總統。

  有媒體指出,樸槿惠在茍延殘喘中那麼賣力地簽署韓日交換軍事情報的協定,推動薩德部署,就是學父親的樣子,取悅美國,指望美國能投桃報李,在她落難時拉她一把。

  令樸槿惠著急的是,反對黨和民眾逼宮甚急,彈劾在即,如不設法應對,難逃被彈劾趕下臺的命運。她提出由國會決定自已的去留,就是為自己離開青瓦臺想出的第三種方式,不是辭職,不是被彈劾,而是由國會決定她的總統任期。這樣,大不了也就是來個“提前下崗”。對她來説,這當然是最體面的下場。不過,反對黨識破她的意圖,認為她這是在玩逃避被彈劾的花招,表示要儘快啟動彈劾程式,將彈劾進行到底。然而,彈劾是個程式複雜、時間漫長的過程,且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看來,韓國政局還要熱鬧一陣子。(勞木)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