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廉德瑰:為何非拿日本馬桶蓋當我們的鏡子

2016年10月20日 10:07:59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心裏有了一種成見,總是不自覺地去尋找證據。國民素質問題是近年來中國輿論場最熱的話題之一。隔段時間就會冒出一些讓中國人感到很丟臉的事,掀起一輪輪對國民素質的批判和反思。

  這不,近兩天微信圈又傳中國遊客偷了日本酒店的馬桶蓋,一會説是從馬桶上卸下來的,一會又説是從床底下拿出來的,一會説是寧波人,一會又説是臺州人。不管是真是假,這事兒極具獵奇性,傳播力極強,不用説影響也極壞。

  在確切事實搞清楚之前,筆者並不主張盲目傳播,當然也不認為探討相關細節有什麼必要。但假如這是真的,那麼除了用無恥來形容之外,還不得不表示無比的氣憤和鄙視。偷東西自古有之,國內外有之,有為生活所迫者,有偷竊成癮者,也有愛貪小便宜者。為生活所迫者雖有千不該萬不該,但總有一絲值得同情之處;至於偷竊成癮者雖自暴自棄甘為人渣,卻已付出被人鄙夷的代價。

  不管在哪個民族,哪一種文化,愛貪小便宜都被鄙視。有能力出國旅遊説明他們不可能為生活所迫,更不會以偷竊為謀生手段。但正是由於他們愛貪小便宜,就難免在做正人君子的同時偶爾為一點蠅頭小利,抵擋不住內心貪慾的惡魔去做一回“樑上君子”,全不顧這行為會嚴重損害他所屬於的集體形象,結果也不可能保住自己那張臉皮。

  有意思的是,映襯中國人素質差的故事很多都是發生在日本,這裡有中國整體國民素質和日本尚存不小差距有關係。另外,和日本對比的恥辱感要重。自我反思和批評顯然是有必要的,但走到妄自菲薄就沒必要了。現在中國輿論場就出現了一些不健康的傾向。當這些丟人丟到國外的故事出現之後,一些人在網際網路上表現的不僅是憤慨,還能讓人感到他們有點興奮。這是不健康的。

  文化有差異,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性格缺陷。不存在優劣之分。從當前來説,中國人在現代素質方面確實有不少需要提高的地方。但不需要通過編造一些故事來刺激改正。

  俗話説,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可筆者不得不補充一句,其實那些具有獵奇性的消息才更能提起人們的精神,去樂此不疲地傳播。有人專事製造或傳播這等消息,不得不説,這種癖好無論主觀上還是客觀上,都損人不利己。

  筆者無意為偷竊護短,更無意把什麼都認為是陰謀論。但從結果看,這樁偷竊的個案消息,無論是否係事實,確實影響極壞。微信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消息源,卻未必人人都有分辨能力,更未必人人都對其集體甚至民族有責任感。

  撇開本話題,傳瞎話者往往比編瞎話者更具危害性,希望國人首先都能守住做人底線,做真君子,然後做智者,使無聊資訊止于己處,保持純潔的心,維護國家的尊嚴,也是自身的體面。(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文化經濟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