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中俄海上軍演展現兩國戰略互信(望海樓)

2016年09月13日 13:35:3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9月12日,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16”軍演的俄羅斯海軍艦艇抵達湛江,自此,為期8天的系列演習拉開帷幕。此次聯演的課題是“海上聯合防衛行動”。

  從地點上看,今年聯合軍演地點設在南海實屬正常。依據輪流原則,中俄兩國海軍“海上聯合”系列演習由雙方輪流承辦。2012年首次聯演是在中國青島附近的黃海海空域舉行,2014年聯演則在中國長江口以東的東海海空域舉行。中國海軍先後以北海、東海艦隊兵力為主參加了在中國沿海舉行的兩次“海上聯合”系列演習。今年再次輪到中方舉辦,中國海軍則以南海艦隊兵力為主參加該演習,因而演習地點也轉到南海艦隊轄區。

  從軍演目的看,中俄“海上聯合”系列演習,不以任何特定國家或目標為假想敵。中俄兩國同為亞太地區大國,在維護地區安全穩定和發展方面有著共同的利益和願望,也都肩負著重要責任。無論是2012年中俄首次聯演確定的主題“海上聯合防禦和保交作戰”,還是之後聯演設立“維護遠海航運安全”“聯合保交和聯合登陸行動”“海上聯合防衛行動”等主題,演習內容從來不針對第三方——完全不同於某些國家常年在西太地區舉行的以他國為假想敵的登島奪島等實戰演習。

  從科目上看,中俄此次海上聯演,兩國海軍不僅將繼續進行防空、反潛和海空尋殲等傳統作戰科目演練,還將首次進行立體奪控島礁演練,重點演練登陸作戰中的組織指揮、作戰程式和基本戰術,包括垂直登陸、搶灘登陸、聯合火力打擊等。而防空、反潛、反艦和登陸科目的演練,只有在戰略互信水準很高的海軍之間才能進行,需要將雙方軍艦和飛機上的多種雷達、聲吶和光電、通信等電子設備打開和使用,雙方武器裝備的戰術特點、技術性能和數據都向對方展示。這顯示出中俄兩軍高度的戰略互信水準。

  從演習情節設置上看,此次聯演更加務實,更加貼近實戰。演習中,參演水面艦艇編隊將進行反潛、防空和超視距攻防等演練,潛艇與水面艦艇實現自主對抗,使演習的實戰性明顯增強。首次按照紅藍方形式進行編組,紅方兵力由中俄海軍艦艇混編,藍方兵力由中方艦艇擔任。紅藍雙方將以“背靠背”形式開展對抗訓練,使得演練的難度增加。雙方再次設立聯合導演部、聯合指揮部和海上聯合集群指揮所三級指揮體系,均採用混合編組的形式,使聯合性、融合性逐步提高。

  “海上聯合”系列演習,已成中俄雙邊框架內規模最大的海上演習,也成為兩國海軍重要的常態化、機制化合作形式,充分顯示出中俄兩國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攜手維護世界海洋安全的願望與決心。

  (作者為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