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專家談】發展中國家是G20杭州峰會上的“亮麗風景”

2016年09月02日 11:37:59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創稿
字號:    

  今年G20杭州峰會精彩紛呈,炫目特色之一即為發展中國家在峰會上大放異彩。此次峰會創造了G20歷史上發展中國家參與度最高的記錄,必將開啟發展中國家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的新起點。

  中國外交部發佈出席G20領導人杭州峰會外方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名單,查德總統代比、埃及總統塞西、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寮國國家主席本揚、塞內加爾總統薩勒、泰國總理巴育等赫然在列,而他們均來自發展中國家。

  上述國家雖不是G20的成員國,但將作為中方邀請的嘉賓國出席G20會議,共商全球經濟治理大事。查德是非洲聯盟的輪值主席國,塞內加爾是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主席國,寮國是東南亞國家聯盟輪值主席國,泰國則是77國集國輪值主席國。而埃及與哈薩克是發展中國家的代表。由此可見,上述國家都有相當廣泛的代表意義,中方的有關安排通過以點帶面,將發展中國家涵蓋進來,最大限度地體現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訴求,深受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歡迎與稱讚,更體現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擔當。

  同時,這一做法還讓G20更接地氣,體現了G20的開放與包容,同樣受到G20的認可。G20需要從危機應對型向長效治理機制轉變,就不能高高在上,而要廣泛徵求各方意見,特別是要多聽佔世界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的聲音,從善如流。今年中國匠心獨運,讓G20走進非盟,走進東盟,走進77國集團,傾聽發展中國家的意見與訴求。這與本次峰會“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的主題高度契合,有利於推動G20的轉型。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是聯接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天然橋梁。G20的成員國畢竟有限,能否動員廣大的發展中國家積極參與到全球經濟治理中來,涉及到G20的代表性問題。作為今年G20的東道主,中國特別重視發展議題,強調要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就要做到一個也不能少。為此中國邀請這些發展中國家作為嘉賓參加G20的活動,乃與時俱進之舉,有助於G20與發展中國家建立更密切的合作夥伴關係。

  當前世界經濟低迷,增長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發展不平衡。因此通過擴大發展中國家對全球經濟治理深度的參與,對實現全球經濟的強勁、可持續和平衡發展意義非凡。更多的發展中國家獲得發展機遇,就必然會釋放更多的需求,刺激世界經濟的增長。

  總而言之,今年G20杭州峰會,將在推動制定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發起支援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合作倡議,幫助發展中國家加速工業化發展,實現減貧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事實上,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來的實踐證明,發展中國家完全可以與發達經濟體同舟共濟,合作共贏,這是G20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示。

  (作者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研究員)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