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奧運會能否給巴西經濟帶來新希望

2016年08月08日 09:51:49  來源:新京報
字號:    

  歷史軌跡再積極,也不代表裏約奧運會就能拯救巴西經濟。這是因為,不管奧運會能帶來多大的正向效應,都很難觸及巴西經濟深層肌理。

  裏約奧運會已經正式拉開帷幕。這是巴西經濟需要的一次狂歡。自2014年以來,受大宗商品低迷、通貨膨脹加劇、資本外流加速等影響,巴西經濟出現衰退之勢。上一次巴西出現連續兩年經濟萎縮,是在1930年和1931年。

  裏約奧運會,為巴西經濟帶來了難得的止跌契機。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以來,多數主辦國都借奧運會之機獲得贏利,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幾乎是唯一的例外。參加裏約奧運會的運動員高達1.3萬多人,創下了奧運會歷史的新紀錄,此外,預計有50萬遊客將涌入裏約,加上賽事轉播、支付平臺、航空、汽車租賃、旅店、餐飲等行業産生的利潤,完全有可能覆蓋主打節約環保牌的裏約奧運會的舉辦成本。

  除了短期盈虧的核算,裏約奧運會還可以為巴西經濟帶來一定的長期效益。根據巴西公佈的最新數字,籌備奧運會大約花了366億雷亞爾,約合近116億美元,其中64%將投入奧運遺産建設,如地鐵、快速公交等基礎設施建設,而基礎設施建設正好是巴西經濟的一大短板。據世界經濟論壇對144個國家的調查,巴西基礎設施整體排名為120位,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和其他新興經濟體。

  資本市場也為裏約奧運會發出了歡呼。今年以來,巴西股市上漲了30%,與實體經濟的表現形成了鮮明對比。種種跡象表明,借助於裏約奧運會,巴西經濟已經出現了一些樂觀情緒。不過,歷史軌跡再積極,也不代表裏約奧運會就能拯救巴西經濟。這是因為,不管奧運會能帶來多大的正向效應,都很難觸及主辦國經濟深層肌理。而巴西經濟,目前就受困于三個結構性弊端。

  一是“荷蘭病”嚴重。大宗商品景氣時期,資源出口讓巴西獲益頗豐,因此忽視了製造業、基礎設施投入,這導致大宗商品低迷時巴西缺乏抗擊打能力。二是腐敗案頻發,使經濟危機轉化為政府信任危機。主導申辦裏約奧運會的前總統盧拉因巴西石油公司腐敗案遭遇反腐調查,繼任總統羅塞夫被控違反財政法律、在巴西石油公司腐敗案調查上不作為等,被臨時停職等待參議院就彈劾案進行最終表決。政壇的混亂極大限制了巴西應對經濟衰退的能力。三是過早開放了資本項目管制。巴西自上世紀60年代就實行了資本賬戶開放政策,但由於經濟無法穩定支援本幣,屢次出現市場動蕩和匯率危機。美元弱勢時,資金流入幫助巴西經濟增長,美元強勢時,資金大規模流出。巴西經濟一直未能擺脫這一怪圈。去年美元升勢確立後,巴西資金外流嚴重,再度重創巴西經濟。

  奧運會不是一國經濟的醫生,不可能幫助巴西克服結構性弊端,裏約奧運會為巴西經濟製造了新希望,但兌現希望還要看能否正視結構性弊端。這些弊端,其實也是南美陷阱的折射。對於包括中國在內要避開南美陷阱的新興經濟體來説,欣賞奧運之餘對照一下巴西經濟並非沒有意義。比如,巴西資本項目開放的利弊,對於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選擇,就不無啟示。(徐立凡)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