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是2013年4月,作為2003年之後首位訪俄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多場次會談,地點是莫斯科。安倍和普京之後都要求本國外長積極接觸,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以簽署和平條約。在記者會上,普京提醒説,重啟對話並不意味著“這個問題明天就能解決”。安倍則表示,莫斯科和東京的立場仍相去甚遠。
三年過去了,“這個問題”的確沒有任何解決或者接近解決的跡象,雙方擬議的普京訪日也沒能實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安倍決定再次訪俄,跟普京再次會談,地點是遠離莫斯科的滑雪勝地索契。2014年,在歐美主要國家首腦均不出席的情況下,安倍就曾趕赴索契同普京見面,這是安倍二度擔任首相的一年多時間裏與普京的第五次會面。
定於今年5月6日的這次安倍訪俄,還有一個背景,就是烏克蘭危機以來俄羅斯同美歐關係迎來難得的緩凍期。據報,儘管華盛頓表示不快,但安倍仍然決意於此訪,對此《日本經濟新聞》指,這顯示“首相決心找到日俄關係突破口”。
所謂的“突破口”有二:一是兩國關於四島的爭端,二是懸而未決的和平條約談判。這其實是一題兩環,“打結”之處要從“二次大戰”説起。所謂北方四島是指靠近日本北海道的國後島、擇捉島、色丹島以及齒舞群島(蘇、俄稱南千島群島)。“二戰”結束時,前蘇聯奪取上述四島後一直佔據。在冷戰時期,日本長期聲稱上述四島為本國固有領土,要求歸還。但對方認為根據《波茨坦公告》,領土問題已經解決。1956年,日蘇發表“聯合宣言”,蘇方同意在與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後,交還北方四島中的齒舞群島和色丹島。但後來美蘇冷戰加劇,日本加強了同美國的軍事同盟。為此,蘇聯又追加條件,表示只有外國軍隊撤出日本和簽署日蘇和約才能落實前述承諾。而日本則堅持四島一併歸還,問題遂成死結。
這些年來,伴隨國內外政治環境變化,日俄在立場上互有折讓,但總體上俄硬日軟。日方曾有機會以“分割方案”取得齒舞、色丹兩島,卻耽於時機。安倍這次再次主動訪俄,力圖推進問題解決,但日本輿論普遍不抱樂觀。
明知談不攏,雙方卻還願意談,莫斯科的考慮,一是希望安倍此行有助於和緩持續僵持的俄與西方關係,二是寄望日本財經實力對俄羅斯低迷經濟有所助益,尤其在安倍主動提出訪問的情況下,俄方沒必要拒絕訪客;安倍的想法比較複雜,當前其執政地位較為穩固,安倍更希望外交有所建樹,對俄關係則是重要選項;如果日俄關係提升,利於日本在周邊關係騰挪中獲得更大空間;當前俄羅斯外交、經濟受困,安倍認為這是一個難得契機;另外或許安倍還存有念想,希冀以日俄關係突破盤活對鄰乃至地區和國際外交,安倍深知此行難度頗大,但即便沒有實際成果,也沒有太大負擔。
日本的一個競技國粹是柔道,更早稱作“柔術”,是以摔法和地面技為主的格鬥術。作為對抗性很強的競技方式,它強調選手對技巧掌握的嫺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對比。對俄外交,是安倍外交“柔術”的充分顯現。解決領土爭端,無非是雙方中一方放棄主權或者雙方分割領土、擱置主權共同開發或共同管理等幾種。從當前立場看,俄方依然堅持以簽訂和平條約為前提,部分歸還島嶼,同時要求日本提供經濟和外交的全面支援。對雄心勃勃的安倍而言,部分歸還肯定不是選項,外交和經濟支援好説不好辦,這是當前日本實力使然。所以,無論安倍身段放得多柔,此訪更多象徵意義,島爭與和平協議的解決,應該還不具備條件。
[責任編輯:李傑]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