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杭州G20峰會或成中國“金融開放日”

2016年04月27日 14:46: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據媒體報道,今年是中國首次擔任二十國集團(G20)主席國,早年承諾的加快金融市場開放改革,將於今年9月向其他大國彙報。消息稱,包括、“深港通”、“滬倫通”、“一行三會”金融監管改革等重磅消息,都有可能在峰會期間對外宣佈。一旦“滬倫通”正式開通,MSCI今年宣佈納入A股的可能性也將明顯提高。

  眾所週知,金融體制改革一直是外界十分關注的改革重點之一,特別是金融業的對外開放,更是外國機構和投資者十分看重的方面。如何更好地促進金融業對外開放,加大金融業改革力度,也是近年來決策層一直十分重視和推進的一項工作。特別是人民幣加入SDR,更被認為是中國加快金融業改革和對外開放步伐最顯著的標誌之一。也正是因為人民幣加入SDR,外界對中國金融業改革和開放也充滿了更高的期待與希望。

  事實也是如此,從近年來金融改革和開放的實際情況來看,中國也邁出了許多實質性的步伐,利率市場化取得根本性突破、滬港通正式開通、人民幣加入SDR、倡議成立亞投行、金融業向民營資本開放等等,都使得中國的金融業開放度和市場化水準越來越高,使中國的金融業越來越與國際接軌。

  也正是因為中國金融業改革和開放的力度很大,因此,中國金融在國際上的影響和作用也在不斷提升。特別是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承擔了很大的經濟金融維穩責任。

  但是,長期以來,由於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中國的金融業改革一直不是步伐很大,也導致開放的力度不是很大。金融業開放力度不大,要想有效提升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和話語權,難度也相當大。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全球第二,但在國際金融市場的話語權仍然相對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很顯然,人民幣能夠在去年加入到SDR,同時,亞投行也能夠受到這麼多國家、特別是英國、法國、德國等西方國家的積極參與,毫無疑問,與中國金融業改革力度加大和開放步伐加快是分不開的。這也意味著,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話語權也將隨之提升,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和作用也將大大提高。

  而今年是中國首次以主席國名義在杭州舉辦G20峰會,如果在峰會上,不宣佈一些重磅消息、發佈一些重要的改革開放成果,是很難充分體現中國正在加快改革開放步伐的,是很難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和重視的。其中,金融業改革開放無疑是國際社會、特別是相關國際機構和投資者最為關注的。也正因為如此,9月份在杭州舉行的G20峰會,極有可能是中國展示金融業對外開放成果的一次重要機會,也是再一次展現中國大國形象的重要舞臺。簡單地講,此次峰會極有可能是中國面向世界的一次“金融開放日”,一次金融改革開放“成果展示日”。

  而在此次峰會上,無論是外國政府、國際機構、投資者關注的還是國內投資者關注的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將極有可能是“金融開放日”和金融改革開放“成果展示日”最受關注的方面。因為,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讓整個世界都要對現行金融監管體制進行重新審視。中國作為正在大力推進改革和開放的國家之一,自然更需要對金融監管體制進行改革,需要建立更加符合市場經濟要求、有利於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目標,對金融監管體制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改革。那麼,在此次峰會上推出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基本框架、基本目標和要求、基本設想,將能夠更加有利於世界各國關注中國的金融改革、關注中國的金融業對外開放,從而為中國金融業全面融入國際金融、更好地發揮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作用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總之,此次G20峰會,將對中國進一步提升金融業改革開放效率産生更加積極的作用,中國也一定會積極利用這次峰會的良好機會,充分展示中國改革開放、尤其是金融業改革開放的成就,並積極鼓勵國際金融機構、投資者到中國來投資,到中國來參與金融業的改革和發展。當然,為了能夠充分展示中國金融業改革開放的成就,相關政府職能部門也要抓緊準備,完善各項改革舉措、提出更加積極有效的開放措施,特別是金融監管體制如何與國際接軌,又如何適應中國金融業發展的實際,更要有積極有效的措施和辦法,以便於在峰會上能夠真正讓世界各國看到中國金融業改革開放的新面貌、新氣象。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