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美國和沙特關係有那麼悲觀嗎?

2016年04月27日 14:46: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鄭東超 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4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沙烏地阿拉伯。由於近期美國和沙特兩國分歧不斷,使得此次訪問受到格外關注。沙特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傳統盟友。但近年來,在沙特眼中,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表現不給力,在很多中東地區事務上“不作為”,還與宿敵伊朗達成全面核協議。這些因素疊加導致美國和沙特關係出現下滑,沙特當局在多個外交場合明裏暗裏表達對美國的不滿。但是作為70餘年的盟友,奧巴馬將沙特選為總統任職最後一年的往訪國,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美國和沙特關係有糾葛,但更有共同利益。

  此起彼伏的美沙關係悲觀論調

  從外界觀察看,普遍對美沙關係持悲觀論調。有的媒體將奧巴馬訪問沙特視為修復關係之旅。為什麼外界以冷眼觀察這對長達70餘年的盟友?主要在於近年來美沙兩國在中東事務上的分歧以及雙方外交政策錯位,導致兩國在國際場合出現少見的斜眼相視。

  從地區事務角度看,伊朗核問題是美國和沙特分歧的焦點問題。2015年7月,伊朗和世界六大國在核問題上達成全面協議,並於今年年初開始執行。隨著美國對伊朗制裁的解除,伊朗將獲得1000億美元的“簽字紅利”,經濟壓力驟減。並且,國際社會逐漸加強與伊朗的關係,伊朗日益融入國際社會,擺脫國際上遭受孤立的不利處境,將迎來一個發展機遇期。

  這些顯然是沙特當局不願看到的。眾所週知,伊朗和沙特在中東地區是宿敵,無論是在地區力量博弈上,還是在宗教派別分歧上,兩國都存在結構性矛盾。因此,面對美國為宿敵伊朗“解套”,沙特認為遭到了美國的背叛。

  在敘利亞問題上,美國和沙特的外交政策也不相同。沙特認為,在敘利亞問題上美國表現得優柔寡斷,並未承擔起應盡的責任,導致敘利亞問題久拖不決,巴沙爾政權搖而不倒。因此,沙特政府不滿美國的不作為。兩國在處理敘利亞問題上有溫度差和硬度差,根源在美國和沙特在中東地區外交策略的不同,手段運用存在差異。

  今年4月,奧巴馬總統在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指出,美國應儘量避免在軍事上甚至是在政治上深度攪入中東衝突,除非來自中東的威脅直接影響到美國的安全。因此,在敘利亞問題上,美國整體上採取了克制姿態,手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未落向巴沙爾政權,而新登基的沙特國王薩勒姆調整傳統幕後外交政策,推崇積極外交,希望沙特在中東地區扮演領導者的角色。這就導致了美國和沙特在敘利亞問題上不合拍,節奏不一樣,沙特對盟友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表現心懷不滿。

  更為重要的是,回顧過去70年,沙特緊跟美國,與美國為伍,主要在於獲取美國對沙特的安全保證,其模式是石油換安全。這在美國對沙特及海灣國家石油依賴性較強的背景下,屢試不爽。目前看,這種模式受到挑戰,美國正在興起頁巖氣革命,逐漸減少對中東石油資源的依賴。加上美國與伊朗改善關係,沙特更加對美國的安全保證心生疑竇,開始尋求新的維護安全的路徑。

  美國和沙特會鬧翻嗎?

  面對重重分歧,美國和沙特關係是繼續下跌不止,還是會觸底反彈。從目前看,兩國關係並不特別差。從奧巴馬總統訪沙的外交姿態看,美國很重視沙特。從表像透實質角度看,美國和沙特關係並不壞,更不會鬧翻。當然外界對美沙關係有種種質疑,這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這只是美沙關係的一個側面,還應看到兩國關係積極的一面。

  從美國角度看,沙特是美國的中東之錨,不會輕言放棄。沙特自身是大國,在能源安全、打擊恐怖主義、對衝伊朗力量,美國需要沙特的合作,沙特可以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並且,沙特是海灣國家的老大,具有超越本國之外的地區影響力。這在今年年初沙特和伊朗危機中可以看出,沙特單邊宣佈與伊朗斷交後,阿聯酋等海灣國家兄弟步其後塵,降格甚至斷交與伊朗的關係,可見沙特在海灣國家中的示範牽引作用。美國拉住沙特,相當於拉住了整個海灣國家,沙特在美國中東政策能夠起到戰略支點作用。

  因此,在地區事務上,美國不會完全不顧及沙特的利益和感受。這也就是為什麼奧巴馬總統在參加美國海合會國家峰會上,對以沙特為代表的海灣國家安全再保證的主要原因。奧巴馬總統要築牢在中東地區的外交遺産,需要向海灣國家安撫,避免從事破壞伊朗核協議的行動。並且向海灣國家保證,仍舊可以依賴美國的安全保護,防止伊朗的冒險主義行為。

  從沙特角度而言,從根本上説,沙特是不滿于奧巴馬的中東政策,不滿于奧巴馬政府及奧巴馬本人,而不是要與美國分道揚鑣。因為沙特深知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作用,不會在獨立外交上走得太遠。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抑制伊朗的地區野心上,沙特難以真正脫離美國單幹。

  因此,正如有些媒體所言,沙特可能正在等待奧巴馬下臺,等待下一任與沙特有更多共同語言的總統對話。美沙70餘年的盟友關係,還是能夠經得起一定的考驗。近期薩勒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指出,美國仍將沙特視為中東地區的盟友,沙特同樣視美國為盟友。總之,美沙兩國仍將保持特殊的盟友關係。

  美沙關係新常態

  正如美國國際戰略研究所中東問題專家安東尼 科德斯曼指出,即便是盟友,也存在不同的戰略視角、不同的外交優先、不同的價值觀念。因此,美沙之間既有粘合兩國關係的共同利益,同時又有疏遠兩國關係的分歧。如何看待當前美沙關係?

  曾經,美國和沙特的盟友關係是美國中東安全承諾的基石。需要承認的是,現在這種關係正經歷深刻的結構性轉型。美國地區和全球優先方向的調整、全球能源市場具有顛覆趨勢的變革、美國對阿拉伯之春的反應,都增加了美國和沙特之間的不信任,美沙之間已出現深深的斷裂線。

  對美國而言,奧巴馬政府在中東地區事務上採取類似撒胡椒面的戰術,“拉一方、壓另一方”的傳統外交手腕色彩淡化,美國希望與中東大國實行軟交往,突出外交、淡化軍事,以最小的成本,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在處理沙特和伊朗危機上美國的這種政策表現得最為明顯。奧巴馬向兩國喊話,呼籲沙特和伊朗應學會應該如何成為好鄰居,共同應對地區衝突。

  沙特在脫美的道路上不會也不敢走得過遠,因為沙特諸多國家利益的實現需要美國的支援。面對依靠美國維護沙特利益和美國行為破壞沙特利益的糾葛,沙特在面對美國時心態複雜而又矛盾,愛恨交織。因此,在對美政策上沙特可能會展露雙重分裂性格的表現。

  筆者將目前美沙關係描述為彎而不折的新常態,即兩國在保持盟友底色的同時,在一些國際事務上又存在分歧。在可預見的將來,美沙關係不會發生顛覆性變化,但在一些重大國際事務上難以指望沙特對美國亦步亦趨,沙特將有選擇地與美國站隊。在沙特眼中,美國在中東地區“不作為”,以及改善與敵國的關係,導致沙特不敢過於相信美國的安全保證,沙特對美國的期望值將會降低。但在利益重疊時,雙方又會突出同盟的一面。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