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習近平主席為中東外交佈局再度起航特約

2016年01月19日 16:49: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在沙特與伊朗斷交聲中,中國發表了《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1月19日至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沙特、埃及和伊朗進行國事訪問。這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外交的開篇之作,是中東和平、發展、文明、建設、對話、合作之旅,意義深遠。

  提升友誼、深化合作

  習近平主席在中阿開啟外交關係60週年之際訪問中東地區三國,併發表《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文件,彰顯了中國對阿拉伯世界的重視,也回應了阿拉伯國家對中國的期待。阿拉伯世界認為中國與他們的交往是真誠友好的,與中國合作的願望越來越強,未來中阿關係必將循著政策文件這一明確清晰的綱領不斷向前發展。

  近年來,中東地區形勢動蕩加劇,各種矛盾複雜交織。在處理敘利亞問題、伊朗核問題等中東事務時,中國始終堅持以《聯合國憲章》為外交準繩,積極勸和促談,主張通過政治途徑,而非制裁和武力干預解決問題。中國的主張越來越為中東地區各方政治力量理解和接受,希望中國發揮更大的作用。

  習近平主席新年首訪中東,表明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直是中東和平與對話的倡導者和參與者,有責任、也有意願為中東和平穩定做出貢獻,這一地區跌宕起伏的局勢不但與我國西部邊陲安穩休戚相關,更牽動世界和平。

  雖然阿拉伯國家包括一些國家的內部各派之間存在矛盾和衝突,但他們與我國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阿拉伯各國都視中國為兄弟、夥伴,這有助於中國發揮與世界其他大國不同的促進和談與合作的獨特作用。在中國朋友圈中沙特、埃及和伊朗都是中國的好朋友、好兄弟、好夥伴。沙特與伊朗斷交後,中國外交部作了積極努力,這次習近平主席同時訪問這兩個國家,必然會對消除兩國分歧,促進相互理解,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做出積極的貢獻。

  中國作為中東和平建設者具有得天獨厚的“軟實力”,中國從沒有侵略中東、殖民中東的歷史,在中東事務上態度公正、平衡,不求私利、不拉偏架,與中東各方力量都保持友好關係。中國在中東國家中享有很高聲望,中東國家歡迎中國的做法,也期望中國繼續積極推動中東地區實現和平與穩定。

  習近平主席此行,將就中東局勢的和平穩定進一步提出中國主張,支援地區國家維護主權的努力,支援地區國家堅持自主探索發展道路的努力,支援通過對話解決地區熱點問題、通過發展促進地區穩定,這是中國中東政策的核心,並將面向地區國家和平穩定提出一系列合作舉措。

  大國氣度、大國擔當

  沙特、埃及與伊朗位於陸海絲路西端交匯地帶,與中國共建“一帶一路”有歷史積澱、情感共鳴,是天然合作夥伴。中國與三國經濟互補性強,有著廣闊的互利合作空間。三國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中國尋求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中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正加快擴大向西開放、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的步伐。習近平主席此訪,必然會為東西靠攏潮流注入新動力。

  阿拉伯國家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近鄰,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上,中國曾提出中阿“1+2+3” 合作格局,構建以能源合作為主軸,以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兩翼,以核能、航太衛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領的域共建合作計劃得到了阿拉伯國家的積極響應。

  “一帶一路”倡議是集産能、基礎設施、融資等為一體的全方位發展與合作。由於阿拉伯國家的綜合性與多元性,在各國的對接方式應是靈活、多方位的。埃及是最早同新中國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國家,伊朗與中國友誼和合作源遠流長,沙特則連續10餘年成為中國在阿拉伯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如今,世界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各國經濟發展進入關鍵時期,需要頂層設計全面提升傳統友好合作、推進新的經濟發展、維護地區安全穩定。

  當前沙特在低油價壓力下正加快經濟結構改革步伐,埃及經歷動蕩後百廢待興,伊朗在與國際社會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後迎來新的發展契機。習近平主席此訪將分別與中東三國領導人會談,共同謀劃雙邊關係未來發展藍圖,在雙邊交往的最高平臺上,面向整個地區推進中國與中東各國發展戰略對接,提供不同的雙贏、多贏、共贏的合作方案,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在中東方向取得新進展,見證經貿、能源、科技、金融等多個領域合作協議的簽署。充分顯現了中國對世界的責任和擔當。中國願通過帶動阿拉伯國家發展來解決它們面臨的諸多問題,最終實現穩定和繁榮,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的責任感。

  不同文明互學互鑒

  中東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也是世界能源中心地帶,更是國際地緣政治博弈的焦點地區。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足跡遍佈五洲,全方位佈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此次中東之行將為完善全覆蓋外交格局添上關鍵一環。中東可視為地處中國的‘大周邊’,對於中國整體外交佈局有著重要意義。中國在中東事務中所展現出的負責任、重行動、建設性的大國作用和形象,將吸引世界矚目。

  訪問期間,習主席將與伊斯蘭合作組織、海灣合作委員會、阿拉伯國家聯盟等地區組織領導人舉行會談,進一步增進中國與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整體關係。

  2016年恰逢中埃建交60週年,埃及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並同新中國建交的阿拉伯、非洲國家。60年來,中埃兩國風雨同舟,友誼歷久彌堅。中埃兩國將在埃及盧克索舉行2016中埃文化年盛大開幕式。這將是一場文明對話的盛宴,中國與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的交往為世界樹立了和諧相處的典範。埃及完成了‘三步走’的政治路線圖,人民正在同心協力建設國家,新蘇伊士運河和配套項目正在大力實施,給整個地區發展和進步帶來希望。中埃兩國在投資、技術領域的合作前景非常廣闊,埃及熱烈歡迎中國的參與和幫助,可以促進地區穩定發展。埃及是非洲的大門,埃方希望與中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把握髮展良機,學習中國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增進彼此間的文化交流。。

  習近平主席對伊朗進行國事訪問,不僅是在兩國政治關係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而且意味著兩國在經貿、人文交流更加深入務實,會邁上新臺階。伊中關係歷史悠久,交流頻繁,沿著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瓷器引入伊朗,伊朗的藏紅花、葡萄等很多物産也運至中國,伊朗是一個具有獨特文化的國度,由於多年遭受西方制裁,世界對伊朗了解的不夠,伊朗需要中國把伊朗獨特的文化介紹給世界,成為合作的橋梁和紐帶,相信中伊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感情會進一步加深。

  中沙關係後來居上,兩國關係大踏步向前邁進,取得跨越式發展,呈現為高層交往熱、經貿合作熱、人文交流熱。習近平主席此訪,將從最高層對雙邊關係做出戰略規劃和宏觀設計,中沙兩國關係將以此為契機獲得全新發展動力,各個領域互惠合作由此得到提速和升級。沙特已成為我進口原油第一大國和重要海外工程承包市場,我已成為沙特第二大貿易夥伴。中沙分別作為中華文明和伊斯蘭文明的代表,可為進一步推動不同文明間交流對話、為不同文明包容互鑒樹立典範。同時,中沙同為恐怖主義受害者,兩國可以在共同打擊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中阿雙方加強在反恐和去極端化,支援阿拉伯國家反恐能力建設,並強調反對將恐怖主義同特定的民族、宗教掛鉤,體現了中國對伊斯蘭文明的尊重,贏得阿拉伯國家的積極響應。雙方願加強人文領域合作,特別是促進青年交流、宗教界人士往來。

  習近平主席前往中東不但牽動世界和平,更與“一帶一路”建設以及中國西部邊陲安穩休戚相關,中國與中東地區國家做出高瞻遠矚的“頂層設計”和富有戰略性的規劃,能助力雙方更加密切地進行各項交流,增進政治互信、深化務實合作、加強文明互鑒、促進共同發展,必將開闢中國與中東國家關係的新時代。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