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美國系列技術故障,來自雲端的警告

2015年07月10日 14:30:00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連續發生的技術故障儘管多數最終被認定只是巧合,但在形成的邏輯上並非巧合,而是具有相似的同質性。這些事件,都如同來自網路雲端的警告,並通過高頻交易、數據庫漏洞、人為操作等一直在傳遞。

  當地時間8日,紐約證券交易所突然暫停一切證券交易,時間長達3個半小時,直至15時10分左右才恢復。同天早上,由於路由器出現故障,美國聯合航空公司暫時停飛其在美國的航班,全美1150多個航班延誤,約60個航班被取消。財經媒體《華爾街日報》當天也發佈公告,稱因技術問題暫停服務。

  一日數驚,不免引發人們猜想。嚴肅的人猜測是發生了網路戰爭,搞笑的人則堅稱是為即將到來的暑假做準備。經美國聯邦調查局和國土安全部調查,這一連串技術事故,並未發現惡意成分,純屬“時間上的巧合”。

  儘管這些巧合性質的技術事故引發了一時混亂而未造成嚴重影響,但假如梳理一下類似事件,就會發現不能再用巧合一言以概之。上個月,美國簽證系統發生故障,導致大批簽證被積壓,迄今簽發速度還未達到穩定狀態。與8日的系列故障類似的是,對於簽證系統故障,目前也只是排除了人為蓄意攻擊的因素,尚未找出系統故障的根源所在。而在證券市場,最近十幾年來幾乎年年發生事故。其中,尤以兩起事件最為典型:2001年,當時尚未破産的美國雷曼兄弟證券公司倫敦分公司的一名交易員將一筆300萬英鎊的交易打成了3億英鎊,金額放大了100倍,結果英國金融時報指數瞬間暴跌120點,百家藍籌股的300億英鎊市值瞬間化為烏有。2010年,又出現了“胖手指”事件,美國股市在數分鐘內暴跌近9%,投資者爭相逃離股票、債券和外匯市場,擴大了金融危機的嚴重程度。如果説早期的事故更多是人為因素造成的話,近年來的事故則越來越多地顯現出了網路系統的脆弱性。2012年10月29日美國紐交所暫停交易和2013年8月24日納斯達克暫停交易,即主要是技術故障所致。

  如果根據歷年的相關事故畫一個圖形,就可以發現,主要由光纜、電線、電子設備、介面組成的網路世界,正呈現出越來越大的不穩定性,而且導致不穩定的潛在因素也越來越多。過去,人們需要提防的是“胖手指綜合徵”,而今天除此之外,還必須提防網路硬體、軟體、數據庫的“罷工”,以及來自駭客或出於炫耀或出於報復的攻擊。持續上升的事故表明,對於可能造成故障的各種風險,人們目前還束手無策。

  依靠僥倖無法保證各種事故帶來的驚擾,而且必須承認,一次次的驚擾實際上已在一些看不見的層面顯現出負面作用。美國的多次民調顯示,由於反覆出現的技術故障,投資者們對市場的信任度已大幅下降。負責監測市場輿情的BetterMarkets的統計是,64%的受訪者不相信市場,美國財經頻道CNBC的調查是,75%的受訪者認為事故只是市場被操控的證明。顯然,這種普遍存在的疑慮會增加市場的成本,即使人們不知不覺。

  有一點可以斷定:連續發生的技術故障儘管多數最終被認定只是巧合,但在形成的邏輯上並非巧合,而是具有相似的同質性。這些事件,都如同來自網路雲端的警告,並通過高頻交易、數據庫漏洞、人為操作等一直在傳遞。另一種同質性是,這些技術故障並非哪一國獨有,誰都可能碰到。中國也曾發生過類似的“光大烏龍指事件”。可以説,如何在技術發展的同時破解技術的戲謔甚至嚴峻挑戰,是一個所有人都要面對的長期問題。(徐立凡)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