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不承認歷史,何談“正常國家”

2013年09月03日 13:29: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投降,9月2日日本與盟軍在“密蘇裏”號戰列艦上簽署日本投降書,標誌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終的勝利。次年起,9月3日被確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

  日本被牢牢釘在戰敗國的恥辱柱上。根據《波茨坦公告》設立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以“反和平”“反人道”罪對日本的侵略行徑定了性。1951年9月,日本為獲取所謂《舊金山和約》,公開接受戰爭罪行的裁決。這段黑白分明的歷史,在戰後的日本竟一直爭論不休。安倍二次上臺,揣著明白裝糊塗,竟説“侵略”沒有明確定義。有日本政客還説戰敗是最大的錯。日本右翼分子更是顛倒黑白,把日本在二戰中的侵略戰爭説成是正義戰爭、大東亞解放戰爭。侵略戰爭肯定論在日本大行其道。

  日本對戰爭責任和戰後問題未作徹底清理和解決,而日本不同政權根據政黨政治需要和政客政治取向對這段歷史作出不同的解釋。美國在日本對二戰的認知上難咎其責。戰後,美國為日本制定憲法,進行民主改造。但冷戰帷幕拉開後,美國出於對付蘇聯和共産主義的需要改變對日政策,迅即對日本再武裝,幫其實現現代化,使其成為美國全球戰略的一個棋子。

  內因是主要的。1868年日本開展維新運動,脫亞入歐,向歐學習。此時歐洲在海外掀起殖民高潮,攫取鉅額財富,日本垂涎三尺,按捺不住侵略擴張之心。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1894年對華發動甲午戰爭,攫取了中國臺灣和附近島嶼及鉅額戰爭賠償;1904年對俄羅斯發動海戰;1937年日本發起全面侵華戰爭,並很快將魔爪伸向其他亞洲國家。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成為人類歷史上最野蠻最殘酷的一頁,給中國和亞洲國家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

  日本在和平憲法的護衛下,醫治了戰爭給日本人民帶來的創傷,經濟快速發展,軍力不斷壯大,成為亞洲大國強國。如果説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歷史是畸形的,那二戰後的日本發展也是畸形的。日本以為簽訂《舊金山和約》,就可以融入國際社會,成為“正常國家”——然而,由於對二戰罪行未作徹底清算,二戰期間的罪犯進入政府各個崗位甚至內閣,他們對二戰侵略史沒有正確認識,對戰爭罪行(包括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等)拒不承認,不僅影響了日本新生代對歷史的認知,更將這段歷史與整個日本歷史割裂,企圖成為任人評説、隨意評説的歷史。

  當下,安倍政權和日本右翼分子再次否認二戰侵略史,鼓噪修改憲法、將自衛隊改為國防軍,謀求國家戰爭權,其戰略野心昭然若揭,必然引起周邊國家高度警惕。歷史是一面鏡子。不承認自己的歷史,何談未來;不承認自己的錯誤,何以修身立國?不承認自己的侵略史,難免會重走老路,重蹈覆轍。這樣的國家是正常國家嗎?連日本一些媒體都認為這樣的國家是不健全的國家,在受到過日本嚴重傷害的亞洲國家眼中更是難以信任日本。

  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上世紀40年代對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作出評論:既好鬥又和善,既尚武又愛美,既蠻橫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適應性,既順從又不甘人擺布,既忠誠不二又會背信棄義,既勇敢又膽怯,既保守又善於接受新事物。這種性格的矛盾和糾結,可以用來分析日本的一些行為,卻不能成為日本拒絕反省和否認歷史的藉口。

  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8年了。只有牢記歷史,法西斯才不會重來,和平才可預期。只有直面歷史、徹底清算二戰“幽靈”,日本才能真正成為“正常國家”,才能獲得亞洲國家和人民的信任。(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全國政協委員)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