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   時政

浙江臺州市推進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

2019年09月03日 11:14:00  來源:生態環境部
字號:    

  【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社會各界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這個過程中,涌現出了一批正面典型,生動展示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和取得的顯著成效。為進一步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廣這些好經驗好做法,特撰寫10篇典型案例文章,以期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共同建設美麗中國。

  “防控治”三位一體 打好凈土保衛戰

  浙江臺州市推進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

  經濟較為發達的浙江臺州,是我國有名的“原料藥之都”“中國再生金屬之都”“城市礦山”“中國製造業之都”等,醫化、廢五金拆解、電鍍等支柱行業在推動經濟高速發展,為臺州百姓賺得“金山銀山”的同時,前期粗放的發展方式、不正確的生産經營模式、高強度的污染物排放,也導致臺州局部區域重金屬和有機物嚴重污染了土壤,高昂的污染處理成本又讓土壤修復難上加難,臺州百姓與“綠水青山”漸行漸遠。

  “如何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如何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推向縱深?如何建立土壤污染綜合防治體系?如何打好凈土保衛戰?”四道難題仍舊擺在臺州市委市政府的面前。

  為切實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改善土壤環境品質,臺州市全面啟動土壤環境品質詳查,“防控治”三位一體,統籌推進先行區建設工作。通過系統推進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臺州全面建立起土壤污染防治體系,改善了土壤環境品質,保障了農産品品質和人居環境安全,探索了土壤污染“防控治”的臺州模式,為全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一條可供借鑒的路徑。

  注重建章立制,全方位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體系,打造工作“推進器”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新領域,綜合性很強,沒有可借鑒的經驗,相關的管理流程尚不完善,涉及的管理部門又很多,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較多困惑。要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必須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尋求治理修復之道,亟須強化領導力量,制定一整套可操作、接地氣的土壤污染防治制度,整合各部門力量,做到既分工負責又聯動合作。

  為此,市委市政府在全面加強組織領導的基礎上,將建章立製作為先行區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全局性的重要工作,通過制度建設和執行最大限度整合各方力量,樹立制度的剛性和權威,逐步建立起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環保牽頭、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體系。

  建立組織協調機制,加強市縣兩級上下聯動,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先行區建設。建立責任考核機制,出臺市級單位責任分工方案和先行區建設考核辦法,進一步加強黨對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領導。建立先行區建設聯絡員制度,先行區建設工作按季調度預警通報、資訊簡報等制度,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建立管理制度體系,圍繞源頭預防、準入管理、項目實施、執法監管等環節,探索建立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土壤環境管理制度體系。

  開展土壤詳查,全方位摸清土壤污染底數,構建基礎“數據庫”

  過去,臺州市也曾對局部區域的土壤污染狀況進行調查,但這些調查都是僅針對具體點位的超標率,並且調查點位布設不多、檢測指標較少、覆蓋面不廣,尚不能全面反映土壤污染的分佈和程度,臺州市的土壤環境依然“底數不清”,亟須進行全面詳查,深入掌握污染分佈狀況、污染物種類及污染程度,摸清“家底”,使得後續的“防控治”具有針對性。

  臺州市將土壤污染狀況詳查作為一項重要的市情調查來抓,專門成立了臺州市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協調小組和技術組,市政府專門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農業農村部門、生態環境部門分工牽頭負責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努力構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礎“數據庫”,並以此探索摸清土壤污染的系統性和內在規律,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為全面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供科學依據。

  強化源頭預防,全方位切斷工業污染進入土壤的途徑,消除污染“風險點”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切斷各類污染物進入土壤的途徑,是防止土壤污染的根本措施。臺州醫化、電鍍、拆解、印染、造紙等重點行業企業約有1300家,還有相當數量的“散亂污”企業,這些企業的“三廢”排放成為土壤污染的重大隱患和風險。

  通過多年的整治實踐和探索,市委市政府提出重點行業企業的整治提升必須要抓住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的“牛鼻子”,抓好“調結構、優佈局、強産業、全鏈條”,通過分行業採取“關停一批、打擊一批、整治一批、入園一批”的綜合措施,深入推進重點行業“退轉升”和産業生態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大仗、硬仗、苦仗、持久仗,有效降低工業生産污染土壤的風險,嚴防新增污染物進入土壤。

  實施分類管控,全方位守住土壤環境安全底線,打造先行“示範區”

  土壤污染治理的技術、經濟條件千差萬別,與大氣、水污染治理相比,土壤污染治理(特別是農用地治理)的難度大、週期長、成本高。臺州市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風險管控為導向,通過典型區域的試點、示範建設,不斷探索如何“因地制宜”選擇“實用、安全、經濟可行”的土壤分類管控模式,守住土壤環境安全底線,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強土壤環境空間紅線管制。全面劃定環境功能區劃,全市共劃分自然生態紅線區、生態功能保障區、農産品安全保障區、人居環境保障區、環境優化準入區和環境重點準入區六大類環境功能區264個小區,明確了每個小區的土壤環境品質目標和管控措施要求,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品質底線、資源利用上線。

  積極探索建立受污染耕地分類管控模式。臺州市率先完成溫嶺市澤國鎮全鎮域範圍44233畝農用地土壤品質類別劃定試點,劃定優先保護類耕地38000畝,作為永久基本農田實施嚴格保護;劃定安全利用類耕地5460畝,採取農藝調控、替代種植等措施,降低食用農産品超標風險;劃定風險管控類重度污染耕地(糧食禁種區)773畝,通過種植結構調整、治理修復、集中處置、生態補償等措施,實施風險管控。

  建立重點企業責任管理。將全市重點行業企業分為土壤污染重點監管企業和一般重點行業企業兩類,對重點監管企業實施重點管控和責任書管理。目前,全市所有171家土壤污染重點監管企業均與當地人民政府簽訂土壤污染防治責任書並向社會公開,企業土壤污染防治主體責任得到有效落實。

  深化綜合治理,全方位規範污染地塊再開發利用行為,推進監管“一張圖”

  臺州市部分醫化、涉重金屬企業退出遺留下的場地污染嚴重,造成土壤污染歷史欠賬多,影響人民群眾生産生活。同時,由於統計方法不同,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在收到生態環境部門通報的污染地塊名錄後,無法在本單位管理系統上找到相應的地塊,造成了部分污染地塊管理的缺失。

  為此,臺州市堅持把解決損害人民群眾環境權益的突出問題作為解決民生問題的優先領域,積極構建“強治理、嚴準入、一張圖”的污染地塊治理修復和管理機制,努力做到還清舊賬、不留新賬,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新期待。

  臺州市實行“防控治”三位一體、統籌推進先行區建設工作以來,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遏制,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土壤環境品質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污染防治制度創新初見成效,土壤環境管理體系基本建成。截至2018年底,臺州市沒有發生因土壤污染引發的食用農産品超標事件,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為100%,切實保障了農産品品質和人居環境安全,確保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臺州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深入研究當前土壤污染變化趨勢和現狀,準確把握土壤污染存在的問題,運用系統思維和方法,進行頂層設計和整合創新,突破了在某一方面、某一點上的瓶頸制約,打出了“防控治”三位一體的“組合拳”,採取的五項措施層層深入、環環相扣,既有嚴密的理論邏輯關係,又有可操作性強的具體方法,既符合黨中央關於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總體部署要求,又符合新時代土壤污染防治的實際需要。

[責任編輯:張曉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