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   時政

公款吃喝別玩潛伏

2013年01月24日 14:59: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餐桌浪費不減,宴請單位成謎……連日來,記者深入部分省市的餐飲市場,發現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出臺後,公款吃請之風得到遏制,鋪張浪費仍普遍存在。有些宴請悄然轉到了內部餐廳,還有一些公務宴請“隱身埋名”,宴請單位成了一些酒樓最大機密(1月23日《新京報》)。

  嚴風勁吹下,全面聚焦産生了巨大的壓力,從內部管控到外部約束讓大吃大喝者“投鼠忌器”,公款吃請風應勢而降自在預料之中。不過,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堂而皇之的吃喝少了,招搖過市的現象有所下降,若需求沒有得到控制,愛好沒有得到改變,內供現象就會應運而生且日漸火爆。結果便是吃喝之風雖然有所遏制,但鋪張浪費依然普遍存在。而玩潛伏的公款請吃現象,也對監管提出了挑戰。

  相比于在外吃喝的公然昭昭,公務宴請“隱身埋名”因為更加隱蔽而難以被發現。“閒人免進”也會讓媒體和公眾很難有機會獲知相關資訊,除了內部人士揭露之外,外界獲知的機會並不多,這也給監管增加了難度。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相關部門及時採取相應的應對手段,從源頭上進行管控。否則,靠暗訪機、錄影機或者臨時性的明查暗訪,很難産生威懾作用。

  對此,監管部門除了要將視線由外轉內,進行及時的跟進之外,更重要的是,應當對這一苗頭性現象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一方面,要繼續發揮媒體和公眾的作用,暢通社會資訊來源,對公款大吃大喝發現一起處理一起,殺一儆百保持高壓;另一方面,應當從公務經費預決算以及財務審計、職務消費專項審查方面入手,嚴格控制招待費用支出。更重要的是,應當加快推進和進一步規範財務公開、政務公開,將公務消費置於陽光下,才能從根本上治理吃喝風的發生。

  治理公款吃喝,僅靠禁令只能治標,運動化的治理也無以發揮長效作用,風頭一過又會加倍反彈,甚至變本加厲。甚至可以説,這幾乎成了治理吃喝的一個規律。無論在地方層面,還是全國層面,治理似乎都陷入了運動戰的窠臼。寄于激情和關注之上的整治,雖然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獲得的卻是短效性假像。當熱情一減,風頭一過,潛伏的吃喝風又會甚囂塵上。因而,除了注重治標外,還應從治本上持續發力。

  吃喝風看似事小,關係的卻是如何將“權力關進籠子裏”的宏大課題。如何關?從成功的經驗來看,其實就是將權力置於陽光下操作,讓公眾有更多的知情權和參與權,使官員能隨時受到監督,違者就將受到懲處。從現實看,實現這一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無論是權力運作的公開度和透明性,還是對於公職人員違規的處罰都不盡如人意,也正是這樣的監管環境,才給大吃大喝埋下了隱患,也給公款吃喝創造了條件。

  公款吃喝玩潛伏,監管不能躲貓貓。如何從根本上遏制吃喝風,光靠激情不行,制度建設才是最終的出路。公務宴請“隱身埋名”成機密,如何破題既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